靜雨 來自香港的北大美學博士生
隋朝興起科舉制度,至唐、宋有很大發展。為解決各地舉子入京寄宿的問題,在通往京師大道上,商人興建許多客舍。元末明初,中國城鎮蓬勃興起,產業的分工,加速區域的商品流通,客舍不足為用。南宋時興起的江南幫所,紛遷京師之地,成為各產業的資訊視窗,同時解決行幫集會、社交及寄居的需求。隨荌虓~經濟迅速發展,各種會館應運而生。
始於明 應付舉子寄宿之需
北京會館興起於明朝嘉靖(1522至1567)年間,由於明都北移京師,南商湧至。外省行幫雲集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開拓商市、進行競爭,以圖壟斷市場。為維護同業商業利益及堆聚貨物,解決商貿洽談場所,工商會館率先在京興起,成為北京南城最早的居民建築。
自永樂13年始,明都正式成為中央考場,全國舉子每3年入京參加一次會試。貧寒之士中弟高升之時,難以忘懷昔日的淒涼景況,他們聯絡同鄉京官、旅京客商,合力集資購買荒地或官宦私宅,將其修改成為文人試館,基本上解決各省舉子寄宿的問題。除留京寄居的貧寒舉子外,落榜者均回鄉複習,因此,會館除大考之年門庭若市,其餘時間則十分清靜。為充分利用會館的使用價值,同鄉會接收會館的管理權力,擴大文人試館的使用範圍,逐步演化成同鄉會館。
同鄉會為安葬旅京同鄉的遺體,在崇文區、宣武區購置大片義地,改建成陵園。山東、浙江、山西等商人為解決同鄉會春秋致祭義園及舉行送葬、追悼大會所需,在南城偏僻的義園、義地一帶修建許多殯葬儀館,專供同鄉送殯、憑弔之用。於是,京城又增添一個新行業─殯儀業。
不敵外國炮艦 全被洗劫一空
清末,中國資產階級初步形成,鐵路運輸取代江河漕運,加速商品的流通。行業會館、商會會館,相繼誕生,北京各種會館多達700餘家,僅江西一省會館就佔約1/10,冠會館之首。北京南城會館林立,被稱為會館區域。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在外國炮艦下屈服,開關、賠款,令國力衰竭。處於襁褓之中的民族資產階級無力與強大的洋商抗衡,商界勢衰,商人爭相返鄉,商會會館失去經濟支柱,逐漸荒蕪。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太后、皇帝棄城北逃,北京終陷敵手。湖廣會館被美軍佔領,改成美軍司令部,其餘會館因商旅盡逃,空無留客,財物遭到洗劫,一些不法之徒乘機侵奪會館據為己有,令會館一度變成民宅。
融入革命洪流 成為宣講平台
戊戍維新後,自1906年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科舉制度廢除,舉人毋須來京會試,會館一度沉寂。會館的經濟來源被斷絕。20世紀初,民族資產階級為挽救民族危亡,實行工商聯合,外爭國威,內爭民權。工商聯合會的崛起,衝擊同鄉會、宗親會等所宣揚的宗法制度和鄉土主義,令會館地方保護主義的藩籬被拆除,融入革命的洪流之中,如江西會館、粵東新館等均對社會敞開大門,成為北京市民宣講革命的舞台。北京在1949年和平解放,政府將會館空房分給無房居住的流民,會館居民漸趨複雜。
隨茷陞垓{代化進程啟動,不少會館古建築在轟隆的機車聲中傾覆於塵埃瓦礫,代之而起的是摩天大樓、豪華別墅。昔日的會館經歷500年的滄桑變幻,終於淹沒在歷史的長河。 ■pku6166@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