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訊】據新華網報道:新的一年,新的期待。2010年新年前夕,新華網記者在福建、江蘇等地採訪了數十位普通民眾,有學生、公司職員、下崗職工、政府公務員……買得起房、讀得起書、看得起病、找到工作分別是他們在2010年的期盼和夢想,這些夢想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心聲。
盼房價下跌百姓能負擔
「現在熱播的電視劇《蝸居》中的海萍可能就是以後我們的下場,做一輩子的房奴。我做夢都想着哪一天房價突然跌到我能買得起的程度。」24歲的廈門大學法律碩士陳琴最希望房價能夠降下來,「我買不起房子,以後結婚肯定愁死了。」
福建某政府部門公務員葉子最期盼的也是房價下降。「我現在和父母住一起,但我要結婚,沒有房子怎麼行?」葉子說,「我只想買一個80平方米的小房就可以了,但福州的平均房價7、8千元1平方米,像六一路一些地段都已經上萬了。」
「我的收入還不錯,但1個月工資還不夠買1平方米房子。」葉子說,「除非家裡給我極大支持,也只能付個首付,房貸還要自己慢慢還。」
希望國家加大教育投入
51歲的廈門居民李新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讓孩子上學的費用降低一些。「9年義務教育孩子沒趕上,從小到大讀書都要交費。」李新說,養個小孩不容易,單學費就是很大的一筆負擔。
李新有4個孩子,有3個在讀大學。「現在大學學費一樣要很多錢。」他說,「希望國家能加大教育投入,把學費降低一點,減輕老百姓的教育負擔。」
南京一家從事網吧經營的業主王婷一直為女兒的上學費用犯愁。「我女兒3周歲,上幼兒園,一個月就要1,100元,快趕上一個人的工資了。」王婷說,公立的幼兒園便宜一些,但也要6、7百元1個月,而且還要交高額贊助費。
廈門大學法律碩士林恆說:「一個民族的成長離不開教育,希望在新的一年裡,義務教育的範圍能夠向大學、學前教育擴展,讓每個人都能經歷上學讀書這樣一個美好的階段。」
新醫改方案料帶來曙光
47歲的林福強是一位公交車司機。他說,他一個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不敢輕易進醫院。「去一趟醫院可能一個月的工資就沒了。」 林福強說,最好是不要生病,實在扛不住了就到附近的小診所打兩針。
廈門曾厝垵一家門店的店主林天慶說,他有一次摔倒了去醫院,縫了幾針就要400多元。「我們是要住院才能報銷,小病又不能去住院。」林天慶說。
除了看病貴,看病難也讓許多人頭痛。江蘇靖江一所學校的老師張凌艷說,她這麼多年沒上過幾次醫院,可小孩出生後,跑醫院的次數多了。「上大醫院雖然放心,但排隊實在讓人發愁,希望社區醫院的軟硬件都能加強,讓老百姓能放心就近看病。」她說。
冀就業局面能有好轉
「『看病難、看病貴』多年來一直是老百姓期待解決的難題,新醫改方案出台後,給我們帶來了盼望已久的曙光。」25歲的廈門大學碩士生段慶菊說,期待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能夠建立功能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曾經『讀書改變命運』是我們為之奮鬥的動力,可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卻是大量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段慶菊說,「我有好幾個同學都忙於找工作,不是很順利,希望就業局面能有所好轉。」
「希望國家為大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就業崗位。」24歲的大學生陳豫曉說,新的一年不要再讓畢業生迫於現實壓力都去考公務員,不要讓畢業生為了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工作而在學校浮躁不安。
46歲的張美鳳在廈門開一個小門店。「下崗後賣過早餐、開過水果店,但是都沒有賺到錢。」張美鳳說,沒有文化,年齡又這麼大了,想再找份工作很難,希望政府能夠對下崗職工再就業有一些補貼。
「多提供一些就業機會、實習機會,這樣我們進入社會的時候就不會面臨沒有工作經驗的尷尬,同時也能更快地和社會接軌。這是我的新年期待。」廈門大學研究生張銀潔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