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論點匯萃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高鐵撥款政治化 暴力抗議應反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1-20]     我要評論

 【本報訊】高鐵香港段的669億撥款終獲立法會通過,令一再拖延的高鐵項目能夠上馬,令廣大關心香港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的市民鬆了一口氣。輿論認為,高鐵撥款在審議過程中一波三折,當中部分議員將撥款政治化,是主要原因,但當局在諮詢過程中未夠周詳,同樣需要檢討。本港未來還有多項大型基建上馬,當局應好好汲取經驗,改善諮詢方法,以利大型基建順利推行;反對高鐵的議員和人士,也應反思他們的行為是否恰當。

《頭條日報》社評:鼓勵關心社會 衝突不宜提倡

 《頭條日報》刊出社評,認為「新一代對建制有意見,是每個社會常見的現象,只要好好誘導,可以成為社會進步的力量。要把年輕人對社會的意見納入正軌,不宜盲目支持過激行動,把年輕一代變成反社會的一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開放的胸懷,接納他們的想法,同時鼓勵年輕人,把他們的意見深化,把激情變成改善社會現狀的動力。能夠正視年輕人的意見,加強雙方交流,社會才可以保持動力,不斷進步。」

《星島日報》署名文章:柔性處理先贏一仗

 《星島日報》刊出齊秀峰文章,認為「綜觀今次政府應對反高鐵人士的態度,屬於較為溫和,贏得主流意見支持。至於政府的軟處理方式,是助長『八十後』以激烈方式抗爭,還是會令他們日後會以理性方式討論事件,好考政府日後的跟進功夫,能否推出新的溝通及諮詢渠道。」

《成報》社評:高鐵不應政治化 抗爭方式宜和平

 《成報》刊出社評認為,「香港興建高鐵,市民十分關心,多數市民由衷支持,認為對香港的長遠發展具有戰略意義;但也有人不滿造價過高,不滿政府忽略高鐵對沿線居民的影響,擔心對環境生態造成破壞,走上街頭抗議,甚至昨晚深夜仍有不少人包圍立會。香港的可愛之處在於人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必須採取和平、理智、非暴力的方式,示威人士日前包圍禮賓府、昨日又包圍立法會,甚至越過示威區鐵馬衝擊議事堂,警方被迫封鎖皇后大道中至畢打街的一段德輔道中,令交通受阻,還需抽調大批警員維持秩序。示威人士這種表達方式並非理智行為;不服從警方勸喻引發衝突,更是市民不願看到的場面。暴力示威,香港歷來並不主張,我們也表示反對,因為不符合港人的價值觀。珍惜遊行示威的自由權利,必須提倡理性和克制,以平和方式表達意見。」

《星島日報》署名文章:少數「80後」反錯高鐵

 《星島日報》刊出龍子明文章,認為「環顧全球,不少世界級城市都擁有先進的交通網絡,不只是城市內部的網絡,更包括對腹地和對國際的交通網絡。高鐵接駁廣東省的區域捷運系統,香港的市場規模將由現時七百萬人,伸延至超過九千四百萬常住人口的珠三角。高鐵接駁國家高速鐵路網絡,香港的市場規模更擴展至全國。高鐵將廣闊的中國內地,變成了香港的龐大的經濟腹地,這使香港『八十後』一代,將得到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少數『八十後』反高鐵,顯然是反錯了,是對香港整個『八十後』一代的倒米行為。」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港府高鐵慘勝 速推公民參與

 《香港經濟日報》刊出社評,認為「各方都要從今次高鐵事件汲取教訓,激情的反對者要反省追求民主的過程,應和平理性、體現民主精神;港府要改變心態,虛心真誠地推動公民參與,爭取最廣大市民支持,香港才能加快發展、減少折騰。」

《明報》社評:政府須放棄救火隊心態 基建諮詢須兼聽持份者

 《明報》刊出社評,認為「高鐵撥款在立法會經過超過25小時的辯論後,終於獲得通過,這場議會拉布戰引發的場內場外爭議,值得社會好好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社會推出大型基建時,必須及早諮詢及尊重各持份者的意見,而政府的既有諮詢渠道是否有效掌握市民所思所想,尤其是年輕人的意見,政府必須檢討。此外,政府必須放棄『救火隊』心態,切勿以為只要在議會『數夠票』就萬事大吉;官員必須認真與持反對意見者溝通,方能化解矛盾,避免類似的社會衝突重演。」

《新報》社評:撥款過了餘波未了 高鐵爭議的反思

 《新報》刊出社評,認為「現在高鐵撥款一如預期通過,爭議亦暫告一個段落,但事件將對日後施政影響深遠,肯定將會是餘波未了。在高鐵爭議中舉足輕重的八十後示威者,無疑應該對抗爭成果十分滿意,但他們在感性、純真和激情之餘,卻突顯了理性和分析能力的不足;在輿論、抗爭策略和公眾形象成功之餘,卻突顯了對整體社會利益的長遠承擔不足,這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信報財經新聞》社評:政府應來一次高鐵後大檢討

 《信報財經新聞》刊出社評,認為「政府面對這群新生代、過去從未交過手(在皇后碼頭和天星事件只是零星行動,反高鐵是首次匯流形成聲勢浩大的群體)的抗爭群眾,到底會如何因應?政府日後施政應作什麼調整以應對不斷蔓延的反政府和反建制情緒,成為了這次高鐵抗爭暫告一段落之後政府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

《香港商報》社評:講法講理講秩序 激進之風不可長

 《香港商報》刊出社評表示,「香港之所以可愛,大家安居樂業,創出經濟奇跡,是因為這裡是一個法治社會,市民行為須受法律約束,講規矩才能成方圓;是一個理性平和的社會,大家提訴求擺觀點都依理而行,不會偏激,更不會暴力;是一個重秩序、講機制的地方,凡事按規矩程序辦事,不會輸打贏要,我行我素。不錯,市民都擁有遊行示威的權利,但卻不能濫用來挑戰公眾秩序和破壞社會安寧。但是這次,圍繞高鐵案,有人卻要採取激進行動,甚至不惜暴力(包括語言和肢體)。此風如果再吹下去,只會加劇社會內耗,深化矛盾對立,絕非市民樂見,絕非香港之福。」

曾鈺成:反高鐵暴力違反民主精神

 《星島日報》報道,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示威者向議員擲物,或作人身攻擊,是不可接受及不能認同的行為。官員和議員都是依法履行職責,而投票贊成的議員更是反映社會上大部分市民意見,反對者不能抹煞他們所代表的民意。民主的精神和素質在於除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意見外,亦要有包容的態度,接受其他不同意見的人。」

梁振英:應檢討高鐵事件

 《明報》報道,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在電台表示,「政府要認真檢討高鐵事件,由廣闊層面研究何種原因令社會上一群為數不少的市民,加入反高鐵行列。反高鐵的青年,對立法會功能組別有不同看法,有關情況可能與社會貧窮問題,住屋問題有關,希望政府能找出原因,徹底解決問題。」

張炳良:改善資訊發放

 《明報》報道,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認為,「早兩年市民對高鐵方案只有輕微的反對聲,政府以為基建項目涉及複雜技術及數據,一般市民沒有興趣,故只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不料社會的反響聲加劇;經過今次事件,政府以後要更直接與市民溝通,改善資訊發放。」到棘手的政制問題上。」 ■本報記者綜述

相關新聞
中央嚴正警告 「公投」違法違憲 (2010-01-20)
高鐵撥款政治化 暴力抗議應反思 (2010-01-20)
香江評論綜述:屢次拉布阻高鐵 反對派「倒香港米」 (2010-01-13) (圖)
「五區總辭」自欺欺人 違反民意理虧心虛 (2010-01-13)
謹防激進勢力抬頭 衝擊社會和諧穩定 (2010-01-06)
港股走勢審慎樂觀 退市效應不可不防 (2010-01-0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論點匯萃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