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鴻斌認為,基金經理的入行難度不算太大,最關鍵的還是要有足夠的實際操作經驗及快速的學習能力。 本報記者張偉民 攝
——入行須熟知金融歷史及各國財金準則 貪婪者不適合
本報記者 邱婷
金虎年來臨,不少人的新年願望是名成利就,成為賺錢之神。一向被譽為人工高、夠專業、又易打響名堂的「基金經理」,可能會是大家夢想中的工作,一來可賺到不俗的薪金,二來又可投資置富。今次我們就找來星級基金經理摩根資產管理太平洋區投資組別常務董事李鴻斌親身「教路」,如何踏上基金經理之路,並揭開基金經理賺錢之謎。
要怎樣才能加入基金經理行列?李鴻斌笑稱,投資機構一般不會聘請在校畢業生,通常是在有從業經驗的研究人員、分析師中選拔,先擔任基金經理助理,熟悉操作,才有機會晉身做基金經理。另外,基金行業非常着重誠信,故「朋友」介紹也是一個途徑,因這才信得過,而基金經理很少找獵頭公司請人也與這個原因有關。
學歷背景非先決條件
作為星級基金經理的他,並非唸金融出身,他說:「在中七畢業後,取得獎學金入讀英國牛津大學主修工程,後再取得碩士學位。剛巧遇上現職公司招請研究分析員的空缺,由那時起入行,97年至今工作超過十年。最初任職研究分析員,兩年後出任基金經理,專責投資亞太股市,所以主修科目和基金經理的工作沒有直接關係。」
需有快速學習能力
然而要做到一個稱職的基金經理,他認為,必需掌握的知識十分廣泛,理由是基金經理是要分析各行各業的具體情況,而須了解各個國家的會計準則、盈利計算方法等,再去分析及決定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因此,幾乎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全能專家,知識水平充足是成為基金經理的首要條件。
他補充指,要當上基金經理,需要考獲特許財務分析師資格及證監會牌照等,考取資格的過程中會取得相關的財經基本知識,所以入行難度不算太大,最關鍵的還是要有足夠的實際操作經驗及快速的學習能力。
以多年來接觸及親身經驗所得,他認為,一個熟悉歷史、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在成為基金經理時會有一定優勢。理由是研究市場變化,往往需要從近代世界金融歷史中尋找規律以作參考,要知道每個國家的經濟是不斷「重複」又「重複」,日本如是、英國同樣如是,所以熟知歷史便知道及了解當中是如何轉變,對市況的分析及掌握也更容易及準確。
有不少大學生為了想名成利就,才希望成為基金經理,不過他認為,貪婪的人並不適合,反而一個謙虛及願意自學的人,時刻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及具備處理失誤的能力,在基金經理事業發展會更有利。
勇於承擔 決定果斷
李鴻斌續說,基金經理的事業建基於操盤表現,而一個好的基金經理首先必須是「risk taker」,除要擅於計算潛在風險,還要勇於承擔風險,作出果斷決定,且不能讓市場波動影響自己的情緒及入市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