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養學堂:享受比賽 比獲獎更重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3-10]     我要評論

何光鴻 KinderU右思維幼稚園創辦人

我的兒子早前參加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節,分別參加中文及英文朗誦項目,與其他8歲以下的小學生同台較量,他雖未有贏得任何獎項,但賺取不少比賽的經驗。

落選不失望 表現感驕傲

若你問我想不想兒子得獎,我可以坦白地回答:「一定想。」因為我不過是一個普通人,也有虛榮心,兒子得獎多少會令我感到光榮。但若再問我對兒子沒有得獎有否失望?我絕對無。畢竟他只是一個5歲半的小孩,與比他年長兩歲的「前輩」同場比賽,得不到獎也不是一件甚麼大不了的事!

我這樣說,並非出於「阿Q」精神,亦不是為兒子得不到獎項而找藉口。事實上,我為他的表現而感驕傲,因為他是少數能全程享受比賽的小孩,雖然其他參加者的年紀比他大,但那些小孩有的因害羞而要母親陪伴,才肯踏上舞台;有的因太緊張,比賽至中段時,完全忘記內容,台上突然變成一片死寂,最後無法完成比賽;有的像機器般地朗誦,完全無感情,比賽彷彿只是例行公事。我看到這一群小孩時,心裡不期然地自問:究竟多少人是真正渴望及享受在這台上比賽?

養兒如示愛 凡事花心思

我們這一代小孩生長在快餐式的文化,凡事講求結果,無論大人或小孩,只懂追求即時滿足感,忽略過程。其實,若要培養子女成才,正如我們向最愛的人示愛。我們會花盡心思去挑選最好的環境及禮物,預備最能夠感動對方的說話,再找一個機會表白。雖不一定成功,但卻樂在其中。

全家投入 增進感情

在我的小兒子預備比賽期間,我們全家總動員,除小兒子要用心練習所要比賽的內容外,其餘兩名大兒子、我及妻子亦輪流表現朗誦,互相切磋,一同為彼此表現而歡呼,並用攝錄機拍下整個過程。對於我們整個家庭而言,朗誦比賽完全不是壓力,而是帶來歡樂的一個活動,因此即使小兒子未能得獎,我們的感情已有增進,亦享受了比賽的過程。

我建議,所有為子女安排參加各樣比賽的家長,可參考我們家庭的做法。若家長不願花時間及心思,陪伴子女參與整個過程,只是填鴨式地強迫子女練習,他們不但無法享受預備比賽的過程,亦徒添其壓力,扼殺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快樂地學習比一切獎項及榮耀都更重要。  ■pdkinderu@gmail.com

相關新聞
通識路路通:內地鬧民工荒 沿海城市告急 (2010-03-10) (圖)
沿海城市發生民工荒之因 (2010-03-10) (圖)
回應挑戰方案 (2010-03-10) (圖)
小知識:民工荒 (2010-03-10)
教養學堂:享受比賽 比獲獎更重要 (2010-03-10)
The View from Shatin:Humid Weather (2010-03-10) (圖)
科學天地:離子對撞爆高溫 可分解所有物質 (2010-03-09)
Hottest Temperature Ever Heads Science to Big Bang (2010-03-09)
風中的回音:苦痛的真義 (2010-03-09)
圖說香江 (2010-03-09) (圖)
現代•真經典:客觀辯論 以理服人 (2010-03-09)
英語世界:Hundreds and Thousands (2010-03-09)
梨園生輝:「新聲劇團」戲橋(1949年) (2010-03-09) (圖)
通識路路通:親子衝突日峻 問題青年湧現 (2010-03-08) (圖)
資料一:香港青年協會06年進行有關親子關係的調查 (2010-03-08) (圖)
資料二:家庭問題與青少年成長的關係 (2010-03-08) (圖)
資料三:從「危機樹」理論分析青少年的成長危機 (2010-03-08)
想一想 (2010-03-08)
青少年問題的解決方法 (2010-03-08)
增值通:港大牙醫碩士積極提升質素 搞好「獨市生意」 (2010-03-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