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霍特(Mc Whirter)提出的「危機樹」(at-risk tree)理論架構,以土壤、樹根、樹幹、樹枝及果實的各個樹木部分,比喻青少年的不同成長環境和狀況。
土壤: 比喻社會環境因素,如家庭經濟狀況、文化因素及社會變遷等環境,單親家庭、低收入家庭、雙職家庭、網絡文化等均可列入這部分。
樹根:將家庭功能不良及學校環境限制比喻為「危機樹」的兩大主根。當父母離婚或學校過於重視成績,缺乏生活技能及探索自我的課程,「樹根」便無法供應健康的養分給樹木。
樹幹:比喻青少年個人特質上的缺陷,包括個人行為、態度、技能、喜好等方面,出現憂鬱、焦慮、自卑等情況,通常經由家庭和學校兩大主根傳送而來。
樹枝:形容青少年結交不良同儕,沾染陋習,以致產生危機行為。危機行為分為5個類型,分別是輟學、濫藥、不安全的性行為、犯罪及自殺。
樹葉、花朵與果實:指有危機行為的青少年在貧瘠的「土壤」下,無法吸收養分,以致其「樹幹」和「樹枝」不健康,最終產生受傷、異狀與容易掉落的「樹葉」、「花朵」和「果實」(比喻產生危機行為)。由於危機青少年的「果實」營養不良,就算落在土壤,只有孕育出下一代的「危機樹」,意指有危機行為的青少年所生的子女,受到父母影響,長大後很大機會會成為有危機行為的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