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文世相:焦循焚史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3-23]     我要評論

劉誠龍

 焦循是清朝時人,籍貫江蘇,為清一大通儒,經史子集都曾廣泛涉獵,在曆算、音韻、訓詁、詩詞等方面隆譽當時,也許果是不為良相即為良醫吧,焦循對醫學也有相當造詣,只是他沒把掛旛懸壺作為本業,一生茪O在學問,醫學功夫遠不如其在易學上確立之話語權威,其傳世大著主要是《易通釋》、《孟子正義》等。

 焦循曾經中過舉,也曾進入過公務員隊伍,人各有志吧,別人都削尖腦袋往那樊籠裡鑽,焦循卻是鑽了進去又退了出來,家甚貧困,而腳患大疾,在別人看來,這是天公不公,是人生之大不幸,而焦循卻視之為福氣,他對人說:「家雖貧,幸蔬米不乏;天之疾我,福我也,吾老於此矣。」城裡米貴,居大不易,像焦循這樣的窮酸書生,在連口水都要花錢買的城市,難以存活,所以,他就逆城市化潮流,到鄉村買地築茅簷,「移居村舍,築小屋數間,几榻之外,書研茶具而已。」

 焦循所謂「老於此」,這「此」,意之一指的是這鄉村茅舍,意之二指的是書研茶具,他壹志讀書,壹志著書,與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不同的是,焦循好讀書必求甚解,陶淵明走的是文學路子,泛泛而讀也足矣,焦循走的是學術路子,非精研抉微不可,「每遇一書,無論優劣難易,隱奧平衍,必悉心研究,務窮其源。」書家文人之間,互相贈書,也是古風傳承,只是很多是文人相輕,書贈到手,覆酒甕者多,賣與收破爛者多,以之揩尊臀者也不乏其人;焦循每有友人贈書,愛之寶之,都是從頭到尾,一字都不放過,「每得一書,必詳閱首尾,心有所契,必手錄之,或友朋以著作來者,無論經史子集以至小說詞曲,必詳讀至再三。」讀了之後,一有心得,細筆詳記,三十多年始終如一,未曾偷懶,焦循作古後,有人給量了其讀書筆記,有兩尺多高。

 焦循對別人書籍珍愛若寶物,不忍棄置,他知道著書立說,無論好差,都是別人一字一血,滴瀝而成,然則,他對自己的書呢,卻曾點了一把火,給燒了。

 那天,焦循與村裡一老頭,兩人坐茪@輛車,到甘泉山去玩,「與農叟乘柴車,衣田間之衣,登甘泉山靈雨台。」中午時分,肚子餓起來了,到一家小館子吃個飯,鄰座有人,兩個讀書人吧,在那裡高談闊論,談的正是焦循,一個說焦循學問確實了得,一個說焦循某書太是一般,兩人爭得面紅耳赤,各不相讓,「一指余之不善,至於囂爭。」焦循就在隔座,連忙拉下頭上斗笠,歪戴斜戴,把臉面給掩藏起來,笑嘻嘻地走出店子,「敧笠掩額而出,欣欣然自得也。」

 文聲人不在,名氣閒談中。著書做文,如果不是專門給開研討會,也有人在那裡談他論他,這不是一件挺高興的事情嗎?褒貶其次,能夠進入閒談話題之中,就可讓人高興,何況還有叫好的呢。與焦循一起吃飯的老農,看到焦循那高興樣子,笑蚖﹛A你是不是只聽到那個誇你的?沒聽到另外那個罵你的?「子喜人稱譽耶?而其一人詆毀也如何?」焦循說,你說的恰恰相反,我之所以高興,是因為那個批評我者,批得相當準確,他給我所指出的問題,正是我研究未及之處,所以才這麼高興啊,「乃歷舉無一及之,所以喜也。」

 當時焦循所著的是一部史論,是一部什麼史論呢?現在不知道了,因為他一回來,就把那部書一把給燒了,「歸而焚其稿。」焦循的學生看到老師把書稿燒了,特可惜,特費解,忙問因由,焦循就說了飯店之遇,其學生還是不解,隆之毀之者,在在皆有,豈能因有毀譽而焚書?焦循說了:我寫的是一部史論,專門論古人得失的,沒有論到的處,怕謬種流傳,害人啊。這譽我毀我之兩人,與我生同一朝代,相隔只是幾十里路,對我的情況應該很清楚了吧,卻都不能實事求是地評價我,古人隔我百年千年,我哪能實事求是去評價他們?「與生同時,共居數十里之中,而未能得余之實也。余生古人後,又烏能知古人之實而稱譽之,指摘之乎?吾恐吾指摘之古人,不以為愧而轉自得也。」

 焦循所謂同時代人不知人之實就不能評價時人,其所謂後時代人不知古人之實就不能臧否古人,這觀點未必對,若全部按照這一標準,那就沒法進行學術研究了,沒誰敢搞史論了。然則,焦循對學術研究的慎重態度卻是學者所不及的,他之所以焚書,恐怕不是時人不能評時人、時人更不能評古人,而是所論所評不準確吧,他覺得他的史論禁不起檢驗,所以才自己放火,不讓謬種流傳。

 文人都喜歡敝帚自珍,不管水準若何,都想刊布發行,但其中自焚其書者,也偶有所聞,比如曹操,張松到曹操房間讀了曹操大作,一口氣背了下來,曹操疑心自己是「抄古人之作」,就把其著作丟了火盆;聽說錢鍾書因「悔其少作」而也曾「舉秦火」;曹操本來就不想以著作名世,自然也就不想以著作壞名,而焦循者,而錢鍾書者,都是打算依靠著作贏取身前生後名的,卻為什麼如此自輕呢?

 也許為的是「名」吧,名利人人都謀,可名與利往往都是不可兼得的,名一沾利,就壞了。焦循撰著作,不是為了評職稱,不是為了與工資福利獎金掛u,他不在乎著作之有無,在乎的是著作之優劣,以優者傳世以留芳,不以劣者傳世以遺臭,錢鍾書也可能是這種著作心態吧,真正的大家都可能是這種著作心情,也只有而且必須是這種心情,才成大家吧。嬴政把他人的好書給燒了,其「焚書事業要商量」;焦循把自己的爛書給燒了,這事,可以不要商量。

相關新聞
林超賢 怒火潛龍 (圖)
銀幕短打:《團圓》與《山路》 (圖)
啟示錄:導.自在•一個平凡上班族的狂想 (圖)
聲光影評:《屍中罪》追溯死亡路線 (圖)
歷史與空間:南詔古都巍山 (圖)
亦有可聞:廟宇在左,宮廷在右
人文世相:焦循焚史稿
來鴻:中年最是尷尬
百家廊:我在非洲遇到的神猴 (圖)
翠袖乾坤:種族歧視
海闊天空:老虎亮相哄動空前?
琴台客聚:劉邦、項羽一大分野
生活語絲:政協的大膽發言
思旋天地:樂見老友記
記憶後書:始遊西湖 (圖)
花花世界 綻放春日氣息 (圖)
.雍容牡丹花瓶.晶瑩奪目. (圖)
活潑少女圖案 散發青春氣息 (圖)
繁花綻放 優雅清新 (圖)
玻璃仙人掌 鮮豔獨特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