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志願軍守住了上甘嶺陣地,取得了戰役的勝利,「喀秋莎」火箭炮戰功卓著。網上照片
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艱苦、最激烈、最殘酷的一次戰役,在僅3.7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域內,敵我雙方共投入了10萬兵力,反覆爭奪了43天,最後志願軍守住了陣地,取得了戰役的勝利。在此役中,志願軍炮兵二十一師二○九團戰功卓著,「喀秋莎」火箭炮在上甘嶺戰役中盡顯神威。步兵戰士特別喜愛「喀秋莎」,稱之為「炮兵之王」。
戰士稱為「炮兵之王」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時,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集中300門大炮、40架飛機和120輛坦克,向上甘嶺地區五聖山前沿的597.9和537.7高地北山進行規模強大的火力準備。我陣地內,平均每秒鐘落炮彈6發,終日落彈達30萬餘發,飛機投炸彈500餘枚。4時半,美韓以7個營的兵力,在飛機和炮兵、坦克的支援下,分六路向我兩高地發起猛烈進攻。陣地上空硝煙瀰漫,塵土飛揚,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上甘嶺戰役戰鬥打響後,十五軍軍長秦基偉在軍事作戰室掩體裡,焦急地研究敵情通報。敵人突然發動攻擊,規模之大,火力之猛,手法之狠,都是空前的;尤其是其避實就虛,多少有點令人意外。秦基偉十分清楚:敵軍不把進攻矛頭放在易攻難守、易於發揮機械和裝甲威力的平康平原地區,偏偏攻打五聖山前沿,就是想鑽我們的空子,攻其不備。基於這種判斷,秦基偉定下打大仗打硬仗的決心,並迅速增加兵力;與此同時,盡了最大努力,東拼西湊,將炮兵集中使用於上甘嶺戰場。當時蘇聯提供的新型火箭炮「喀秋莎」成為秦基偉的第一選擇。
「喀秋莎」取自蘇聯歌名
志願軍「喀秋莎」炮兵二十一師是1951年2月赴朝參戰的。第一批出國的有3個炮團,後來又增加了幾個炮團。上甘嶺戰鬥打響後,志願軍司令部將二十一師二○九炮團配屬給十五軍。
「喀秋莎」這種火炮在當時是新式武器,屬於絕密,連操縱人員都不知道其正式名稱,因炮架上有一個K字(共產國際工廠的第一個字母),便稱其為「喀秋莎」。「喀秋莎」本來是蘇聯一首歌曲的名字。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蘇軍第一次使用這種多管火箭炮,給德軍以毀滅性的打擊。出於對這種新式武器的喜愛,便給它取了這樣一個美麗的名字。(一)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