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面對的挑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3-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據估計,專科私家醫生的數目有限,一時間恐難應付全港逾百萬名長期病患者。 資料圖片

資助金不足 吸引力欠奉

 不少病人表示1,200元的資助金額太少,現時專科私家醫生的診症為500至600元一次,政府的資助只夠支付藥費。由於大多數使用公營醫療服務的是基層市民及長者,有限的資助對他們轉向私營醫療市場的吸引力不大,他們最終只會重返公立醫院治療,結果無法減輕醫療體系的負擔。

專科醫生短缺 私院設備有限

 目前私人執業的長期病專科醫生並不足以應付龐大的患病人口。在求過於供的情況下,參加病人可能最終只可選擇普通私家醫生,違反計劃原意。另外,現時到公立醫院診治的病人,若其受到併發症困擾,一旦病情危急可被即時轉介至其他部門搶救,亦可安排各種化驗;但私家醫生未必有足夠儀器作出全面跟進。

藥物資訊少 易被謀暴利

 雖然有關計劃訂明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不能隨意提高診費,但計劃容許醫生建議自選藥物給病人,他們便有機會推介費用較高昂的藥物,謀取暴利;同時,因為香港的藥物資訊流通並不發達,病人未必能夠即時判斷醫生所開的藥物是否適合。

資助額少 難紓公院壓力

 政府預計未來3年用6億元資助1萬名長期病患者轉向私營市場,但這只佔公立醫院跟進的50萬名長期病患者的2%,對醫療體系工作量並無顯著紓緩作用,再加上「電子病歷互通」的配套計劃增加不少行政費用,導致減低醫療開支的效果成疑。

想一想

1. 你認為現時的公營醫療系統有何問題?「共同護理計劃」可解決以上問題嗎?

2. 醫管局推出是次計劃的目的為何?能否成功實踐?基層市民會否受惠?

3. 計劃推行時會遇上甚麼問題?有關問題應如何解決?

相關新聞
通識路路通:醫療負擔漸繁重 公私合作欲解困 (2010-03-31) (圖)
|政|策|摘|要| (2010-03-31) (圖)
面對的挑戰 (2010-03-31) (圖)
小知識:醫療病歷互通 (2010-03-31) (圖)
教養學堂:家分是非 愛有對錯 (2010-03-31)
英語加油站:Myths and Realities of Boys' and Girls' Achievement (Series 2) (2010-03-31)
科學天地:街道空氣淨化機 吸走新德里烏煙 (2010-03-30) (圖)
風中的回音:春天來過 別再流淚 (2010-03-30) (圖)
現代.真經典:看《地圖集》尋找湮沒的維多利亞城 (2010-03-30)
英語世界:Wage, Salary and Income 工資、薪金與收入 (2010-03-30) (圖)
圖說香江:莊士敦道(約1965年) (2010-03-30) (圖)
雍雅華章 (2010-03-30) (圖)
通識路路通:樓價狂升無止境 復建居屋助置業? (2010-03-29) (圖)
資料一:香港房屋政策大事記 (2010-03-29)
資料二:2008至2010年私人住宅各類單位的平均售價﹙每平方米售價) (2010-03-29) (圖)
資料三:截止2010年1月私人樓宇落成量 (2010-03-29) (圖)
想一想 (2010-03-29) (圖)
復建居屋的爭議 (2010-03-29) (圖)
過分依賴政府 VS 促進社會流動 (2010-03-29) (圖)
想一想 (2010-03-2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