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恒商向政府申請多幅土地建校。圖為政府已撥出位於該校沙田校園旁現用作停車場的土地予該校。 本報記者彭子文 攝
——料最少要蝕8年 逐步發展擬招生4000
【本報訊】(記者 任智鵬)政府確立推動私立大學發展,被稱為高考「狀元搖籃」的恒生商學書院,已有4個學士課程完成初步學術評審,其中3個可於今年9月開課,共提供560個學額,率先踏出成為私大的步伐。校長崔康常指,校方已計劃投放6億元建設硬件,逐步發展成學生近4,000人、規模與浸大相若的中型大學;另學校已做好預算,未來最少8年時間都要蝕本營運,只為堅持優質教育的原則,同時照顧學生的負擔能力。
挾着每年高考獲取數以百計A級的佳績,恒商轉型私大的計劃廣受關注。崔康常接受本報訪問時指,該校工商管理、供應鏈管理及商務應用翻譯3個學士課程已成功通過評審,只待行政會議正式通過,便可啟動宣傳及收生程序;而另一個新聞及傳播學士課程,則最遲可於明年9月開辦,「課程內容應已沒問題,但學評局似乎希望我們先建好TV Studio才收生;不過一年級生其實還未用得着,所以學校仍想爭取9月能開課。」校方預計,下學年會同時取錄約200名副學士畢業生入讀三年級,連同高考生,總收生約560名。
9月更名恒生管理學院
在開辦學位課程後,恒商將於9月正式更名為恒生管理學院,成為另一註冊認可的專上學院。崔康常表示,在課程準備就緒後,學校正籌備完整的硬件發展方案,向政府申請多幅土地,包括早前撥出位於該校旁小瀝源的一幅,校方並已計劃投放6億元於建設上,「去年新教學樓落成後,現時校園最多可容納2,100名學生,我們希望能擴建至容納約4,000人,大概與浸大差不多。」
他又指,有意在現有約200個宿位外,申請用地增建1,000個宿位,以期做到「4年1宿」,有系統發展舍堂教育,同時吸納非本地生,豐富學生對不同文化的體驗。
學費顧及學生負擔能力
恒商已初步定出各新學位課程的學費水平,一年級為5萬元,三年級則為5.5萬元,以期照顧絕大部分學生的負擔能力。崔康常坦言,私立學位成本甚高,即使收生數字初步達到預期,校方亦預算要「蝕足8年」,需要校董會以投資基金收入補貼,但堅決不會降低質素,「我們的翻譯課程一班只有15人,比資助大學的更少,就是想做好優質的教育!」他表示,該校正部署未來開辦碩士課程,希望隨學生人數增加而提升營運效率,並會積極籌款,吸納更多社會資源,確保學校穩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