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貿發局:惟低端及「兩高一資」行業壓力大
隨着海外市場需求回升,港商訂單也隨之上升,但卻要面對內地工資上漲、原料價上升及人民幣升值壓力等難題。貿發局調查指出,過去半年珠三角平均工資升17%,加上相應社保等,總生產成本提高4-6%;今年5月1日起廣東最低工資平均上升21%,更令內地港商經營壓力與日俱增。該局高級經濟師黃醒彪表示,經過金融海嘯後,港商已透過升級轉型來提高競爭力,加上客戶接受加價,料大部分港商可以「頂住」各項壓力,只是低端及兩高一資(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行業壓力較大,有業界估計這些行業可能出現倒閉潮。 ■記者 李永青、實習記者 蘇蔚筠
貿發局的《內地出口價格上漲壓力續增》報告,在今年1-5月份訪問了500家港資公司。貿發局副首席經濟師邱麗萍表示,近年內地設廠的港商面對包括勞動工資上調、原材料和能源價格飆升、內地高通脹、全球商品價格上升、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加等挑戰,盈利受到影響。據該局調查顯示,過去半年內地平均資工上升約17%,而今年5月1日起廣東最低工資平均增加約21%,令港商的成本不斷上升。幸而能將成本轉嫁給客戶的比率有所提高,由第一季的43%,增至第二季的53%。
人民幣若升值5% 成本漲2.5%
能源方面,今年4月汽、柴油零售價格分別上調4.1%和4.5%,與08年底相比,價格已上升了28.7%及29.5%;發改委日前表示,水、電和天然氣的價格將會因應市場化機制上調。原材料價亦錄得一定升幅,4月底,普通金屬價格水平較09年2月底的最低水平上升逾120%,而銅、鋁合金、棉花、紙漿、塑料等原料亦紛紛漲價。
調查顯示,於內地生產的港商,其本地含量即以人民幣結算的生產成本部分,已從數年前的平均30%增加至目前的49.8%,人民幣升值已成為內地港商的一大挑戰。雖然市場認為人民幣不會在短期內大幅升值,預計未來一年會逐步升值約3-5%,但由於本地含量增加了,即使人民幣兌美元僅僅升值5%,也會令生產成本上漲2.5%。
向客戶加價 轉型升級增優勢
對於各項成本上升是否令低端及兩高一資行業出現倒閉潮,黃醒彪未有正面回應,只強調經歷金融海嘯劫後餘生的企業,已經歷各項挑戰,亦透過轉型升級等方法增加競爭力,應有能力面對當前的各項挑戰。相對而言,香港工業總會理事郭振華便沒有這樣樂觀,他承認近年很多低端及兩高一資企業搬離珠三角,改為在粵北、江西、湖南等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設廠,然而部分財力人才俱不足的小型企業,可能因無力搬廠,最終要結業收場,故不排除會出現小型企業的倒閉潮。
歐元走弱 恐削港商加價空間
幸而,有受訪港商最近反映,海外買家已願意接受較高的貨價。內地的出口價格指數經過09年全年下跌後,在今年3月錄得正增長,而進口美國的中國產品價格,跌勢也在近幾個月急劇放緩。邱麗萍表示,近期珠三角工資及成本急升,一些盈利能力及產品檔次較低的廠商會受到較大壓力,能否繼續轉嫁成本要視乎市場情況。她說,歐洲債務危機,雖然未導致訂單急跌,但歐元弱勢會令港商加價空間收窄,他們正積極提升效率,優化生產結構應對;建議廠商要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留住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