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專家:預示「廉價勞力時代」終結
近來,從珠三角到長三角、京津唐,甚至部分內陸省份,都有代工企業接連爆發工潮,而參與罷工的工人,最主要的訴求就是「加人工」。幾乎與此同時,內地各省市也都不約而同地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而以富士康、本田為代表的外資企業,更帶頭大幅加薪。有專家指,此舉並非平息罷工的「靈丹妙藥」。工潮頻發,一方面說明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時代」行將結束;另一方面,僅靠政府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非治本之舉,因為工資的漲幅遠跟不上物價漲幅。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 熊君慧、鄭海龍、郭若溪
香港中小企業總會會長齊光華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更悲觀地指出,該會屬下會員企業,已經有近半表示難以為繼,打算在一、兩年內「執笠」。
港商:富士康加薪「跟唔起」
「港商家對深圳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富士康加薪事件都非常關注。」齊光華表示,周圍許多日資企業已經有意撤離內地。而港資中小企業因為利潤已經極低,所以也面臨撤資、關門的選擇。
他透露,對於富士康加薪,大部分港企的反應是「冇得跟」,因為根本「跟唔起」。大家更擔心由此引發的「骨牌效應」,會讓更多工人「一唔滿意就罷工」。
據悉,香港中小企業總會近期開會時,有超過50%在珠三角投資的港商表態,虧損太多、利潤過薄、工人加薪訴求不斷,計劃在一、兩年之內徹底關閉工廠。「我間廠去年一年虧損300多萬,中國已經不是廉價勞動力時代啦。但外國客仍不肯加價,所以根本做唔落去。」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認為,不斷湧起的罷工事件表明,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行將結束。他認為,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促使企業轉型、提高產品附加值、發展高端產業的機遇。
根據他的計算,目前在中國,資本收益遠遠大於勞動力收益,即企業資本收益大概是工人勞動力收益總額的2倍。而在很多發達國家,這一比例恰好相反。如在瑞典,工人勞動收益可以達到企業資本收益的2至3倍。
專家:通脹致實際工資下降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唐鈞則認為,單純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仍不能解決工人收入偏低的問題。「生活必需品上漲速度高於CPI的上漲,而工人的生活大多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工人生活水準實際上是在下降。」
胡星斗還指出,政府對於罷工事件,不應抱害怕或者打壓的態度,因為這些是工人表達不滿、發洩怒氣的出氣口,是社會穩定的調節閥。如果一味壓制,可能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後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