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羅洪嘯22日電】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又向前邁進一大步。繼央行重啟人民幣匯率改革後,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等六部委22日宣佈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範圍,試點地區從原有的5個城市擴大到20個省市區(本報日前已作報道),結算境外地域也由港澳和東盟地區擴展到所有國家和地區。接受本報訪問的專家指出,匯改「組合拳」冀達至既可促人民幣國際化,又避匯率風險的目的。擴大試點後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將加大,急需相關人民幣投資產品,預料下一步中央將加快人民幣金融產品的推出,香港建人民幣離岸市場步伐亦將提速。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和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明向本報指出,日前公布的人民幣匯改,和是次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是相輔相成的配套政策,都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自去年啟動試點跨境貿易結算以來,人民幣結算業務規模始終上不去的原因就在於市場對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外國進口方若用人民幣結算的話就有可能成為人民幣資產的負債方,令自己的利益受損。
內地自去年7月在上海市和廣東省的4個城市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境外試點為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400餘筆,金額近36億元。
利拓遠匯市場對沖匯率風險
張明說,是次匯改強調了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削弱了人民幣兌美元單邊升值的預期,有利於人民幣遠期市場的發展,令結算雙方可就人民幣進行套期保值的工具,以規避匯率風險波動。目前試點已涵蓋中國的大部分省份,隨着業務的開展將逐步推向全國。
可加快人民幣金融產品推出
儘管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有減少匯兌成本等優勢,但令人民幣成為結算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張明指出,目前是否採用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仍取決於貿易雙方,要想令試點更好的開展,下一步還需要推出更多的人民幣金融產品,並發展成熟的遠期匯率市場予以配套。他認為,在這些方面香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相信下一步中央也會加快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產品中心的步伐,推出眾多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品,為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海外進口商提供人民幣投資渠道,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有助港建人民幣離岸中心
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徐劍亦向本報指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將令市場增加對人民幣的需求,對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需求也增加,香港在發展人民幣業務方面大有可為,這將成為香港與上海競爭的重要優勢。
不過,他認為,貿易結算試點只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初級階段,國外進口商願意用人民幣結算,並令人民幣成為結算貨幣還需要經歷開放資本賬戶、貨幣可自由兌換等漫長的階段。
香港浸會大學助理教授郭潤江認為,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助推動人民幣邁向國際化,香港亦可從中受惠。並相信人民幣結算試點擴大後不會對香港構成威脅,因為香港仍然保持作為對外窗口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