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0年是廣州亞運之年,也是廣州城市面貌的「大變」工程交卷之年。亞運會日益臨近,一個全新的廣州即將出現在人們面前,用最嶄新的市容市貌迎接各方來客。21日,由50多家媒體組成的記者團開始了廣州「大變巡城之旅」。 「巡城」媒體團先後參觀了廣州新中軸線上標誌性建築、主幹道整飾工程、「歐陸風情區」沙面、珠江沿岸燈光工程。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 賀栩模、張美歐、沙飛
在廣州十二年「大變」的成績單中,既有城市新軸心的亮點建築群,也有老城區改造修繕工程,還有修繕一新的亞運場館。目前,「大變」工程已經完成建築立面整飾、園林綠化美化、道路升級改造、夜景光亮工程835項,包括81條主幹道道路設施升級、74個亞運場館全方位的修繕等工程。對老城區全面實施社區綜合整治,使城市面貌得到根本的變化。目前各項整治工程已經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預計9月底前全部完成。
十二年的蛻變歷程
1998年8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長春對廣州明確提出「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十年一大變」的要求。
2004年7月,廣州成功申辦2010年第16屆亞運會,城市「大變」計劃與亞運會籌備得到緊密結合。2009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視察廣州「大變」工程時表示,要以「天更藍、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靚、城更美」為奮鬥目標。
201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再次蒞粵,肯定了廣州的城市整治成績,他高興地說:「廣州的城市發展真正實現了十年大變樣!」
目前,廣州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已經進入衝刺階段,工程總進度完成約66%,全部工程將於9月底前完成。屆時,一個整潔、靚麗的廣州城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大變」借「亞運」秀成績
廣州開展大規模的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首先是建設宜居城市,改善人居環境,推動廣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成功舉辦第16屆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向世界展示廣州形象,增強廣州城市影響力、吸引力的需要。
廣東省、廣州市政府一把手多次在各場合強調,廣州推進「大變」工程,既要重「面子」,又要重「裡子」,「大變」既重亞運,更重賽後長久使用。廣州將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與老城區改造結合起來,在注重景觀效應的同時實現城市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比賽場館建設、道路交通優化方面,都充分考慮到賽後的再利用。
十二年「大變」吸引500萬新市民
12年來,廣州城市建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管理也得到長足進步。2000年底,廣州的常住人口數量為693.96萬;2009年,常住人口已達1025.83萬人,十年增長500萬。廣州這座勃勃生機的城市以其強大的包容力,吸引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們來此安居樂業。可以說十二年來,老百姓對這座城市的深情與寄望,認同感有增無減。
隨着《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隨着「首善之區」推進,可以預見後亞運時代,廣州將進一步打造成為更適合居住,更為先進的國際大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