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完全不像是長期病患者的鍾惠玲博士。
在筆者面前的鍾惠玲博士,如果不是事先看過她的資料,完全不能令人相信她曾因為紅斑狼瘡症而長期身心受到折磨,她一見面便說:「你等一下,我要先打電話,指示一份趕着開會用的資料。」
病了又如何
可能不少人都未看過有關鍾博士的新聞報道,因為她在博士畢業後不幸患上紅斑狼瘡症,但之後反而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積極參與關懷傷病者的活動。如在1989年籌組病人互助小組、1991年創辦再生會,又協辦病人互助組織聯盟、香港風濕病基金會、廣華醫院緩痛會等。到了今天,她也身兼多個公職,如醫院管理局董事局成員、康復諮詢委員會委員、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還有天恩整全健康中心總監。說到底,紅斑狼瘡症是不能根治的疾病,所以看到鍾博士忙碌的樣子,真的令筆者感到驚訝萬分。
「是的,如果我沒有患上紅斑狼瘡症,生命應該很不一樣。我或者也會做社會服務工作,但心態應很不同,或者只抱着盡量做的態度,而現在所有時間都是做社會服務,是兩碼子事。」
鍾博士80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化學系,在87年取得博士學位。「我本身很喜歡研究,就算當時在政府鑑證部門工作時,我也跟上司說要有時間做研究,難得當時他很支持我。」不過,87年產子後引發紅斑狼瘡症,需要長期服食藥物以減輕病情,但最後不得不在2001年提早退休。「好像在早前的爭產案中,也是由我的同事負責,所以如果沒有病的話,可能你也會看到我,哈哈。」
好人好事的見證
對很多人來說,患紅斑狼瘡症簡直是世界末日,但從鍾博士的回憶卻完全不是這樣子。患病期間,鍾博士反而體會到長期病患者所受到的身心折磨,亦慶幸得到家人的支持,協助她戰勝病魔。鍾博士病重時曾許下諾言,若身體重獲生機,一定加倍回饋社會,所以病情受控後,她跟幾位熱心人士,在1991年成立非牟利再生會,致力推廣身心健康的知識,以及協助失去健康的朋友重獲身心健康。
「真的遇到很多好人好事。」從最早上司的體諒,到丈夫無比的支持,以及其他病人和家屬的援助,都令鍾博士在這麼多年來可以站起來,繼而再為病人貢獻,甚至獲得十大傑出婦女義工獎、十大傑出青年獎等榮譽。
「在89年時,我已用過很多不同的中西療法,之後知道有個很好的艾灸師傅,有次我看到有個病人不適,便自告奮勇地送她回家,不理自己其實也有病在身,師傅知道後也覺得很奇怪,最後更肯醫治我。之後我見師傅醫術好,便自動找他到家中講Talk,讓更多人受惠。」其實,鍾博士的好人好事真的是多到不得了,當天訪問「數」了不下十個,從在醫院舉行講座被「逼遷」、再生會的會所及義工……這不能不讓人敬佩,因為在這個社會中,落井下石的大有人在,雪中送炭就甚少。
在人道年獎頒發典禮中,鍾博士接受傳媒訪問表示,這次獲獎令她很激動,而母親及成長時身邊的一些神職人員影響她最深,她年幼時母親常助別人,鄰居有病會幫他們求醫,有人去世也會幫忙殮葬,母親常說左手所做的,不必被右手知道,做好事亦是如此。
幸有家人支持
在頒獎典禮中,也看到鍾博士的丈夫、兒子及其他親人都有一同前來,他們一家人樂也融融,也教人羨慕萬分。「尤其是我丈夫,他這麼多年來真的很支持我。他不但出心,而且出力,例如我現時很忙,所以他很多時候都需要代我覆電郵,又有時很多朋友聚會,他也要代我出席,哈哈。」
「大仔很成熟,現時在大學讀醫科,可能是因為我的病,所以想做醫生。細仔也很聽話,老師也說他很能為人着想,不說不知,其實他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
筆者問鍾博士,她現在這麼忙,豈不是很晚才回家,家庭生活會受影響。但她指,其實她也盡量回家吃晚飯,而且大約每兩星期一次家族大聚會。「我們每晚10時半會一同讀經祈禱,大仔住在宿舍,所以我們會用conference call,哈哈。」
永不停下來
鍾博士還有很多工作在身,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停下來。「你有沒有聽過《皇帝內經》中的『治未病』,我就是希望讓更多人明白到,在沒有患病的時候,要積極預防疾病的發生,在患病後,要積極採取措施預防疾病加重,在病癒或病情穩定之後,要注意預防復發。」在訪問時,她耐心地解釋我們為何要在未出現病徽前,便要作好準備,因為當你發現有事時,就根本趕不及了。
「如果健康是以一至十來分,十分即是可以死啦,八、九分就是病重,很多人就是六、七分,即是亞健康。」鍾博士希望大家明白,健康是財富經常會被人掛在口邊,但沒太多人把它當作一回事,也沒有認真的重視自己及家中各人的健康護理。一旦在患病後才驚覺,才深深體會到擁有健康身體的可貴,就算不惜一切搶救也可能太遲了。
問到忙得不可開交的鍾博士有何心願,她就回答說希望可以在全港十八區內建立痛症紓緩中心,另一個宏願是建一條再生村。「我很久沒有跟家人去一次旅行了,希望之後可以成行啦,還有為丈夫出一隻CD,作為生日禮物,他很喜歡唱歌的,也唱得很好,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