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訊】(記者 卓建安)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昨日撰文指出,未來中國可嘗試定期公佈名義有效匯率,引導公眾改變目前主要關注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的習慣,逐漸把有效匯率水平作為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參照系和調控的參考。有分析指出,這番言論可視為對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周三稱人民幣匯率被低估10%至30%的回應。
胡曉煉昨日在人行網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參考一籃子貨幣,較片面地盯住某個單一貨幣,更能發揮調節進出口、經常項目及國際收支的作用,也更能體現出匯率上下浮動的特點。人民幣對單個貨幣有升有貶雙向浮動,整體上則是在合理均衡的基礎上保持穩定。
胡曉煉表示,對匯率浮動的管理主要體現三個取向:在宏觀經濟上要應對國際國內市場異動,防止匯率過大波動和金融市場投機;匯率向引導優化資源配置、趨向國際收支平衡的方向調整;同時,要與大多數企業在資源配置優化過程中的承受力相適應,避免出現大規模的倒閉和裁員。
伯南克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從學術文章來看,人民幣匯率被低估10%至30%,為中國出口提供了有效補助。有關言論為對中國持批評態度的美國國會議員提供了新的彈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