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舞台製作喜愛用電子顯示屏播放視像作表演的背景,其中巨型的V-Box尤受歡迎。本地粵劇界的大型活動由於多由有規模的公司負責製作,因此也看見電子顯示屏的蹤影。
我在舞台演出中使用電子顯示屏的經驗超越二十年,包括粗框的電視屏幕、投影機、液晶體顯示屏及V-Box等,不過多用於流行音樂或綜合節目的表演,戲曲演出除非在「會展」、「紅館」或「新伊館」等大型場地,又或節目裡需播放錄像,否則會盡量避免使用。大家也明白在大型演出場地像「紅館」或「新伊館」等,觀眾坐在我們俗稱的「山頂位」,除非自備望遠鏡,否則台上的演員便像棋子大小,莫論五官,連做手、身段也看不清楚,裝置大熒幕主要是讓坐在遠處的觀眾可以看得清楚。從製作者角度看,舞台表演除表演者外,燈光、佈景、音響及特效都是表演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們和表演者的結合,表達了表演的風格,甚至是作品的內涵和創作人的意念。
我盡量避免在粵劇演出設置電子顯示屏,原因有二:一是它很難和劇中的佈景融合;二是它有一定的光度,觀眾長時間望著,眼睛會疲累。粵劇演出場口多、時間長,在一般的劇場演出粵劇,沒有特別需要,實在無須花錢添置電子顯示屏。今年初,我到「紅館」欣賞陳寶珠演出賀年粵劇,製作單位用大型V-box顯示佈景及現場演出,結果使整個舞台過於耀眼,未到半場眼睛已刺痛。
說到舞台燈光太亮,使我想起另一個極端,就是習慣話劇的朋友為粵劇設計燈光時,用了話劇的準則,舞台比平日的粵劇暗淡。粵劇每一場口比較長,燈光太暗,觀眾眼睛也較易疲倦;同時觀眾著重看演員的表情和動作,照明不足,自然會影響觀賞的樂趣。
舞台燈光的一光一暗,證明製作人如不懂粵劇,往往會弄巧成拙。 ■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