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訊:《秋風秋雨》:記錄文革而遠離文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趙遐秋。 網上圖片

實習記者 何展婷

文革十年浩劫,是一段沉重而驚心動魄的歷史。然而,當今很多人對這段歷史不甚了解,甚至一無所知。這對當時在其間受過迫害的人來說是一種悲哀。由天地圖書出版的《秋風秋雨》直面這段歷史,告訴讀者在那段災難歲月裡,人性被扭曲被異化被獸性蠶食以至吞噬過後的虛偽、歹毒和醜惡,以及人性的真誠、善良與美麗。

《秋風秋雨》作者趙遐秋,目前從教於中國人民大學。她出生在一個國民黨的高官家庭。上查三代,她還有前清官吏和鄉下地主階級的血統。當年,國民黨政權兵敗如山倒的時候,其實她大可以跟著二伯父逃離上海去台灣,享受「趙家二小姐」的榮華富貴。但是,她不願意去,源於她對祖國解放的信念。

思考人性與獸性

當文革黑暗瀰漫這個社會,毫無疑問地,階級出身和家庭成份複雜,給她帶來了慘無人道的迫害和摧殘。她曾經在萬人大會上被當眾毆打批鬥,接受任何人如雨點般的拳頭和紅衛兵無情的踩踏和抽打。也曾經遭遇過「人肉展覽」,掛著一塊寫有「反革命」的牌子,被人潑髒水吐唾沫。也曾經被關在牛棚裡,被紅衛兵把毛主席像章後面的別針硬生生地穿透她十個手指的皮膚,扎得雙手鮮血淋漓。難以承受的痛苦使她痛不欲生,是親人支撐著遐秋在無盡的羞辱中堅強地活了下來。《秋風秋雨》名字的涵義就是她趙遐秋在文革經歷的風風雨雨。

「這段記憶常常在我腦海裡鮮活生動地翻滾,」她說,四十三年來,有一個情景常常出現在夢裡。當時4歲的兒子發高燒,先生曾慶瑞受她牽連被隔離在學校參加運動,家裡只有6歲的女兒照看弟弟。趙遐秋求工宣隊放她回去一晚,可是他們說:「你有甚麼資格回家!」這個夢常讓她驚醒。

文革讓趙遐秋反覆思考人性與獸性的問題。她覺得人有獸性和人性。當人之為人時,人性佔主導地位,對獸性有絕對控制作用。然而,當人失去了這種對獸性理性的控制時,獸性必然發作,文革人們的所做所為印證了這個道理。

30年後,趙遐秋的女兒,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曾子墨《墨跡》一書裡講到她寫的《讓『老美』熱淚盈眶的作文》,這篇作文主要是寫趙遐秋受苦受難的遭遇。這篇作文打動了一所美國大學的錄取官員。

著書警示後人

五十而知天命,趙遐秋認為該理性地看待這段歷史,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不是她一個人一個小家庭的災難,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災難。應該跳出個人的世界,從國家和民族的大局冷靜反思這一切。這時候著名文學家季羨林呼籲:「大家都來寫文革,尤其是在文革中遭受摧殘的人們,多來寫些回憶文革的文章,以警示後人。」趙遐秋馬上響應。

「我寫這本書,為了這個國家不再有文革!」趙遐秋字字說得鏗鏘有力。正如曾子墨在《墨跡》寫道,「是的,今天 ,我們記錄它,描寫它,是為了永遠地記住它,也是為了永遠地遠離它。」曾子墨認為,這本書是寫給中國這個大家庭的孩子,他們應該有獨立思想和獨立人格,不要被那些以民族主義的名義說非常動聽的聲音迷惑,而喪失人性。

相關新聞
陳文茜的大局和小節 (圖)
陳文茜簡介: (圖)
微語錄
孫清松 來自台灣的birdman (圖)
歷史與空間:明朝畫壇怪傑「吳小仙」 (圖)
古今講台:好客山東
亦有可聞:西湖的「氣」 (圖)
豆棚閒話:硯田的收入
作者簡介
文訊:《秋風秋雨》:記錄文革而遠離文革 (圖)
百家廊:且談美國國慶 (圖)
翠袖乾坤:樂壇教父突然離世的遺憾
天言知玄:住宅中的閘刀
琴台客聚:悼戴思聰兄
杜亦有道:堅毅人生
隨想國:五十年
路地觀察:柳暗花明日本村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