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逾3成中學生曾遭網上欺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一項大型調查發現,逾3成受訪中學生表示在過去一年曾遭網上欺凌,其中更有人曾因此萌生死念;另有逾2成人承認曾欺凌他人。圖為學生在網吧上網的情況。 資料圖片

——多被同窗起底中傷 少數曾萌生死念

 【本報訊】(記者 周婷)「圍攻」、「起底」、建立杯葛群組……現時的校園欺凌事件與互聯網密不可分;雖說那只是虛擬世界,但網上欺凌引致的傷害卻是真實的。一項大型調查發現,逾3成受訪中學生表示在過去一年曾遭網上欺凌,其中更有人曾因此萌生死念;另有逾2成人承認曾欺凌他人。有專業社工更發現,目擊網上欺凌事件的旁觀者,俗稱「花生友」,易在耳濡目染下逐漸認同網上圍攻、杯葛是討回公道的好方法,成為「潛在」欺凌者。

青協早前以問卷訪問了2,891名中學生,了解他們對網上欺凌的意見。調查發現,3成受訪中學生指過去一年曾於網上遭受欺凌;主要是被人用粗言穢語責罵、被張貼不雅照片、被散播謠言或杯葛等。欺凌者則主要為同班或同校同學,分別佔約4成,只有不足2成人表示曾遭陌生人欺凌。大部分曾遭網上欺凌的學生表示對此感到無奈,其中11人(1.2%)則因在網上被欺凌,曾萌生尋死念頭。

2成承認曾「施襲」 多因貪玩

 青協督導主任魏美梅表示,有2成受訪中學生承認曾在網上欺凌他人,當中以初中男學生為主,他們主要因為貪玩、無聊(35%)而欺凌他人,其次則是抱著開玩笑心態,或報復曾於網上欺凌自己的人。

 調查亦發現,近6成受訪者曾於網上「目擊」欺凌事件,其中1成半人更會進一步散播相關訊息或相片,甚至加入杯葛群組。青協「智Net家庭支援中心」項目主任吳錦娟指,不少欺凌者利用互聯網隱藏身份,以為毋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網上欺凌帶來的傷害可以十分深遠,「若遭到熟人欺凌,可能令當事人感覺被出賣,如不懂得如何處理事件,可能引致負面情緒『爆煲』,產生輕生念頭。」

「花生友」易受影響參與欺凌

 網上討論區是年輕人上網必到的「聚腳點」,每當有資訊上載到討論區,即引起連番討論,故亦衍生了「花生友」一詞,意指在網上「食花生、等看戲」的旁觀者,調查發現近6成受訪中學生承認做「花生友」。吳錦娟認為他們有可能在耳濡目染下,認同欺凌者的行為,或者因想幫助受欺凌者而以類似方法報復,「久而久之,他們可能認為網上圍攻、杯葛是討回公道的有效方法,因而成為『潛在』施暴者。」

 年約20歲的阿偉分享他遭網上欺凌的經歷。半年前他以新購入的手提攝錄機,試用其「慢拍功能」,並把自攝錄像上載到YouTube網站與人分享。數天後,阿偉發現片段被複製到討論區並已有多人大肆討論,當中不乏粗言穢語責罵、嘲笑,甚至有網民更「惡搞」短片。他坦言事發後,每天都很擔心,連睡覺時亦想著「網民會怎樣笑我?」、「今日的點擊率是多少?」幸好他為人樂天,隨著討論熱潮的減退,他才漸漸平伏。

社工籲受害者丟淡了事

 吳錦娟建議學生如遭網上欺凌,不應以報復心態「以牙還牙」,最佳做法是「什麼都不做」,所謂「清者自清」可令事情「變淡」。她呼籲家長,如發現子女遭網上欺凌,應避免責備子女,若對方受困擾情況嚴重,應為子女尋求專業協助。

相關新聞
逾3成中學生曾遭網上欺凌 (2010-09-06) (圖)
孫公:中學轉小班非救校良方 (2010-09-06) (圖)
想教好子女 先改正自己 (2010-09-06)
末代會考生求助 情緒困擾增兩倍 (2010-09-06) (圖)
澳洲國立大學校長 周四中大演講 (2010-09-06) (圖)
資歷架構研推「斬件」學分制 (2010-09-03) (圖)
每1資歷架構學分 等於10「概念學時」 (2010-09-03) (圖)
業界進修課程QF學分與所獲資歷對照 (2010-09-03) (圖)
粵港澳合辦高校 擬珠三角建探索區 (2010-09-03)
馬會捐8500萬 嶺大建新宿舍 (2010-09-03) (圖)
賬目分拆數據正面 正生遷校未有進展 (2010-09-03) (圖)
駐印尼大使章啟月 下周三中大演講 (2010-09-03) (圖)
培僑校友會歌唱賽促團結 (2010-09-03) (圖)
「非常爸」禁返學 永瀚開學無期 (2010-09-01) (圖)
逃避開學壓力 學生打機𠝹手自殘 (2010-09-01) (圖)
幼兒「遊戲小組」無王管危機多 (2010-09-01) (圖)
黃天賜新書 新聞通識集一身 (2010-09-01) (圖)
理大迎新 (2010-09-01) (圖)
川加印調配得宜 災區校如期上課 (2010-09-01)
反對殺校 (2010-09-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