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細味巨著A-Z:...the person in the bell jar...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16]     我要評論

余功

 標題中的半個句子,有否讓各位猜到今天討論哪本B字首的小說呢?即使不懂得這本小說,大概也猜到含有bell字吧?無錯,今天為各位介紹的正是The Bell Jar。(順帶一提:依據慣例,書籍名稱的首字不計A、An、The等冠詞;因此本書的名稱是B字首,並非T。)

主角患抑鬱症 作者寫照

 何謂bell jar?它的中文名稱是「鐘形罩」。顧名思義是形狀如鐘的罩,而且是透明的,多用玻璃製造。在實驗室中,它常用作罩住東西,以提供一個沒有空氣或含有特別氣體的環境,總之是密不透風(hermetically sealed)的。

 這本小說的中譯可以是《鐘形罩》,也有人意譯作《瓶中美人》,因為書中述說美麗的少女Esther患上抑鬱症,感到自己好像身處一個bell jar中。作者是自殺身亡的美國著名女詩人普拉絲(Sylvia Plath, 1932-1963),這是她的唯一小說,而且是(半)自傳((semi-)autobiographical)作品,即書中很多內容都是作者自己的寫照。

 書中談及情緒病和自殺問題,因而曾一度被禁止列入學校課程。但現在英國已把它納入高中課程,大學更不用說。其實我們可以正面一點,從書中多了解抑鬱症和自殺,從而避免悲劇發生。

如處鐘形罩 感覺如死嬰

 我們今天集中看作者如何用bell jar來比喻自己的病況起伏。她在第15章首次提出bell jar的比喻:......wherever I sat-on the deck of a ship or at a street cafe in Paris or Bangkok-I would be sitting under the same glass bell jar, stewing in my own sour air(無論我坐在哪兒—在船的甲板上,或在巴黎或曼谷的街頭咖啡館中—我都會坐在同一個玻璃鐘形罩下,浸淫在自己陰鬱的空氣中)。本文標題則源自她這樣描述身處bell jar中的難受:To the person in the bell jar, blank and stopped as a dead baby, the world itself is the bad dream(身處鐘形罩內,一個人會感到自己有如死嬰般空白和停頓,世界本身就是噩夢)。

 主角後來接受電擊休克療法(electric shock therapy)對付抑鬱症,治療後覺得心情好轉了。她這樣描寫自己的心情和bell jar的狀態:All the heat and fear had purged itself. I felt surprisingly at peace. The bell jar hung, suspended, a few feet above my head. I was open to the circulating air(一切熾熱與恐懼都一掃而空,我感到出奇地寧靜。鐘形罩懸起了,吊起了,在我的頭上數呎處。我可以接觸到循環流動的空氣)。然而,Eshter不無憂慮:How did I know that someday-at college, in Europe, somewhere, anywhere-the bell jar, with its stifling distortions, wouldn't descend again(我怎麼知道有朝一日—在大學裡,在歐洲時,在某地方,任何地方—這鐘形罩,這個令人窒息、形狀扭曲的東西,不會再次降下)?

表達孤獨感 手法獨特

 除了bell jar,作者尚用了其他方法表達自己的低落與孤獨,這句關於靜默的寫得很好:The silence depressed me. It wasn't the silence of silence. It was my own silence(這寂靜無聲令心情低落。這並非寂靜無聲的寂靜無聲,而是我自己的寂靜無聲)。

 The Bell Jar曾於1979年被拍成電影,而最近兩年傳聞會再拍,據說在2012年發行。若有興趣了解Sylvia Plath與貴為英國桂冠詩人(Poet Laureate)的丈夫休斯(Ted Hughes, 1930-1998)之間的感情糾葛,則不容錯過2003年由桂莉芙柏德露主演的電影Sylvia。

相關新聞
社評雙語道:勞資互讓妥協 落實最低工資 (2010-09-16) (圖)
未來歷史:末代會考生是幸運或悲劇? (2010-09-16)
細味巨著A-Z:...the person in the bell jar... (2010-09-16)
輕描淡寫話英語:遣詞用字 切忌「差不多」 (2010-09-16) (圖)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作品:地下天堂「Underground Paradise」 (2010-09-16) (圖)
通識路路通:10個學生4個Hea 易變隱青啃老族 (2010-09-15) (圖)
|新|聞|背|景| (2010-09-15) (圖)
相關概念:何謂Hea? (2010-09-15)
「Hea」的成因及影響 (2010-09-15)
配合議題 (2010-09-15) (圖)
想一想•資料一:青少年暑期生活調查結果 (2010-09-15)
想一想•資料二:新聞摘要 (2010-09-15)
通識概念圖:青少年喜歡「Hea」的現象 (2010-09-15) (圖)
延伸閱讀 (2010-09-15)
通識多媒體:電影《罪愛》 (2010-09-15)
英語互動教室:How to Order Food in a Western-style Restaurant (2010-09-14) (圖)
海外升學秘笈:出發留學前 準備何其多 (2010-09-14)
西點•點心:從文字窺探文化點滴(二) (2010-09-14) (圖)
英語世界:Learn (2010-09-14) (圖)
計數話咁易:數學—宇宙語言 (2010-09-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