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華府讓美元貶值,雖有助增加出口,但也引致油價、食品價格等上升超過工資增幅。 資料圖片
投資諮詢公司Encima Global創辦人馬爾帕斯認為,美匯一浪低於一浪,表面上加強了美國貿易競爭力,華爾街金融機構亦可能趁機獲利;但只要想深一層,便會發現「弱美元」會導致外資流走和職位流失,威脅美國經濟。
在美元持續弱勢下,黃金、石油、歐元和股票均節節上升,交易量大幅增加。失業率高企,聯儲局只能按兵不動,擁有額外美元或借入美元的人,都可透過購買非美元資產獲利。投資者多年來一直參與這種「弱美元交易」,將美元轉移至商品、外匯以至外國股市。大企業更大舉借入美元,擴張外國業務。
香港內地貨幣穩定可借鏡
部分人認為若以外幣計算,美國工人的工資最終將變得廉宜,足以掙回職位。事實卻非如此。資金外流的損失實際高於貿易額增加,導致失去更多職位。回顧歷史,1990年代的英國、墨西哥以至葉利欽年代的俄羅斯都可借鑑,沒任何一國貨幣貶值會帶來繁榮。反而現今的中國內地、香港和澳洲,都是以穩定匯率吸引資金,創造就業機會。
在1970-80年代,美元愈貶值,日本在增值製造業的佔有率便愈高,他們利用從弱勢貨幣國家獲得的資本提高生產力。《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內地現在也一樣,一邊煩著美國施壓要人民幣升值,一邊利用美元迅速提高生產力。
標普指數從2003至07年間幾乎上升一倍,借錢買股票的人獲利豐厚。同時,美元兌歐元和其它主要貨幣的價值幾乎下跌一半,引致資金外流,就業增長下降,房租、油價和食品價格上升超過工資增幅。美元貶值也導致美國在全球財富所佔比例大幅下滑,以歐元計,美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自2000年以來下降25%,德國同期卻增長4%,超越美國。要解決這困局,美國須推出強而有力的就業和財富計劃。更好的辦法是奧巴馬拒絕布什政府的弱美元政策,吸引資金和職業回流。 ■《華爾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