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雖歷經數百年,趙氏一族族譜仍然十分完備。
早在1250年(宋理宗淳祐十年),便有宋朝趙氏後人在珠海斗門地區居住繁衍。歷經760年後,現斗門地區宋朝趙氏後裔已有2萬餘人,其大多數都居住在大赤坎、南門等地,亦有不少族人到海外謀生,但都以珠海大赤坎、南門等村為最終故里。
雖歷經數百年,趙氏一族族譜仍然十分完備。據趙承華保存的《趙氏族譜》記載,斗門大赤坎、南門村趙氏族人,大都是宋太祖趙匡胤之弟魏王趙匡美第8代子孫—趙懌夫的後裔(族人俗稱魏王派)。1234年(宋理宗端平元年),58歲的趙懌夫由江西鄱陽縣義犬鄉,赴廣東香山縣任縣令,在職3年後逝世。
趙懌夫長子趙時從10歲時,即隨父到廣東香山,在此求學做官。1250年(宋理宗淳祐十年),因正逢世變,避亂於香山潮居裡大赤坎,即今日斗門地區大赤坎村。
自此趙氏在大赤坎繁衍5代150多年,期間經歷宋元崖門海戰,宋朝滅亡。1403年(明朝永樂元年),趙時從第5代孫趙光太,因與兄弟不合,隨攜子趙隆遷至大瀝歧。1446年(明正統十一年),因鄉間混亂,趙隆再避亂於香山城南門。10多年後,時勢平復,趙隆回到大瀝歧,選擇南邊山坡一處荒地重新建村,並以自己曾經避禍的「南門」命名,開建南門村,直至今日。
歷史悠久的趙氏祖祠——菉漪堂,也由趙隆興建。該祠堂所紀念的趙梅南,乃趙光太之祖父、趙隆之曾祖父。據《趙氏族譜》記載,趙梅南出生於元朝,但他自稱「誓不與元賊共戴天」,終身不仕,隱居鄉里。因看重氣節,趙梅南酷愛竹子,所以別號「菉漪」。
南門村繁衍至今日,現有5,500多名居民,其中5,000多名姓趙。記者走訪南門村,發現該村趙氏族人均懷有濃厚的家庭觀念和追思先人、落葉歸根的感情。因同宗同族,南門村各項活動均能得到村民鼎力支持。赴海外發展的族人也以南門村為最終故里,回鄉必先到菉漪堂祭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