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龍域」十傑生 民生鄭子健讀史求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鄭子健(中)與校長林嫣紅(左)及西史科老師譚秀麗(右)合影。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子瑩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歐陽子瑩)歷史給人的印象是沉悶及過時,早前剛畢業於民生書院、本學年才入讀中大歷史系的鄭子健,卻透過研讀歷史,磨練出獨到的分析力及具深度的思考模式,令他在「第二屆九龍地域傑出學生選舉」中脫穎而出,成為十位得獎者之一。熱愛歷史的他,認為歷史對現代人的意義重大:「人類不應該只著眼現在,因為透過歷史也可以了解到現今的社會。」

不為畢業後薪金勉強讀商

 鄭子健回想,小學時已對中外歷史感到濃厚興趣,希望沿此方向發展。然而,在講求回報、「重商輕文」的社會,歷史這類較「冷門」的科目難免受到輕視。高考考獲2A3B的子健表示,父母曾表示希望他報讀商科,將來從事會計或當律師,但他清楚自己志不於此,並以考進歷史系為目標,「如果單為了畢業後的薪金而勉強自己學習,我相信不會讀得開心,也未必讀得好。」幸而,父母最後十分尊重他的意向,更加以勉勵。

 子健十分喜歡將歷史與現代社會比對,再作分析。記者訪問期間,他便舉出不少例子說明,「中國辦世博的成功,令人看到她在資金、統籌及外交的實力,相比100年前,明顯是大躍進。」他笑指,上海世博已成為了他對近代中國史最感興趣的題目。

 能夠在傑生選舉中脫穎而出,鄭子健認為,大會除了重視學生的成績及社會服務等表現,也看重學生的思考模式及深度,因為在遴選過程中,參賽者需參與交流活動及討論環節,期間要就一些題目發表意見。擅於將歷史應用到現今社會的子健,談及中國的工業發展時便滿有見解,「中國過往並不重視環境及高科技,但優勢是人口多,因此只要通過普及和專門的教育,可逐漸由輕工業轉型至第四產業。」

為學問非為考試 老師盛讚

 子健的西史科老師譚秀麗說:「子健埋首歷史不只為應付考試,而是希望獲得學問、找尋真理;他樂於與同學分享讀書心得的精神,亦令人欣賞。」

 能夠培養出如此優質的學生,校長陳嫣紅表示,學校一向主張學生以「自學者」身份追求學問及卓越,也鼓勵學生朝自己感興趣的範疇發展,慢慢提升學習興趣。

 一向屬思考型的子健,在參與義工服務上卻是「行動派」,曾獲青協傑出義工獎。他指:「餘暇時若只是打機會很無聊,不如做有益社會的活動吧。」他表示,透過義工活動協助基層市民,自己對社會的眼界亦大開,「我比較幸運,可以三餐溫飽,但仍有很多低收入家庭面對著嚴峻的生活問題。」為此,激發起子健當決策者的願望,希望日後可解決貧富懸殊的情況,「我的理想是投身教育、研究工作,或成為社會上的智囊團,在學術界發聲改善社會。」

相關新聞
中大專院3年後辦學士課 (圖)
邵逸夫獎得主研痛感15載助製藥 (圖)
「大舞台」推普通話廣播
英華書院水運會 曹貴子任頒獎嘉賓 (圖)
李肇星等5人 獲浸大頒榮譽博士 (圖)
「龍域」十傑生 民生鄭子健讀史求真 (圖)
粵聯手香港 打造南方教育高地 (圖)
中大太空所 辦農業監測研討會 (圖)
理大生赴新疆 為殘障童「執金」 (圖)
港治療師供不應求
內地升學秘笈˙開首篇:為甚麼要到外地升讀大學
勞工跨國流動 正反影響多面看 (圖)
新聞背景 (圖)
香港各界對外傭凍薪的看法
概念鏈接:移徙工人 (圖)
全球化對移徙工人的影響 (圖)
全球移徙工人數目與分布 (圖)
在港外傭可能面對的問題
辭彙鏈接
延伸閱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