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據曾良倫的研究,學生明白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可惜定力不夠。
在這個年代,注重外表已成為很多人的「工作」,可幸的是,也有人明白健康不只是外表,而是講求從內到外的身心健康才是正確。因此,近年健美產業,例如健美中心、運動用品、保健食品等,都愈來愈發達。不過,過重和過胖為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造成健康問題,香港青少年過胖的情況亦相當普遍,據衛生署的報告,小學生過胖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
健康生活自小培養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傳播系講師曾良倫向筆者表示,他們在今年初訪問了570名中一至中五學生,超過七成認為健康飲食有益,但也有逾四成人每星期至少3天去快餐店和吃零食,四成人更直言自己「沒定力」去堅持健康的飲食模式。
「四成受訪者每星期3天或以上進食糖果薯片,超過四成每星期有3天飲汽水、到快餐店進餐,有13%的人表示從來不吃早餐,吃消夜問題不算很嚴重,但超過八成受訪者每星期進食消夜少於3次。」
他表示,宣傳健康飲食時應著重於教育如何食得健康,藉以提升青少年行為管理的能力,政府及志願機構可透過互聯網網站推廣有關訊息,政府更應制定有明確目標的宣傳方案,與愈見獨立的青少年直接溝通。而且,健康飲食的公益廣告應以加強如何使青少年人對健康飲食感到趣味為主,例如鼓勵青少年人於社交網上分享健康飲食的經驗,以至推介健康的菜式及餐廳,並以新聞式的傳播方法,更有效地推廣有關訊息。
「青少年普遍認為健康飲食有益,但略嫌沉悶及不享受,他們普遍認為家庭及政府於健康飲食上給予他們的規範最大,並認為自己有足夠能力進行健康飲食,卻未必有時間及定力。」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引致健康和社會問題,同時為家庭、醫療制度和社會經濟等方面,帶來不必要的負擔,當人的年齡愈來愈大,我們擔心的可能是有沒有足夠經濟能力去支持自身的健康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