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資源環境的硬約束,令中國過去粗放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急需轉變發展方式。圖為珠三角一間勞力密集型的皮具廠。
——「十二五」力求突破資源及環境硬約束
經過三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今年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要從大國到強國,未來的路將更難走。舊有的增長方式已露疲態,過去幾十年賴以高速增長的基礎不復存在,資源環境的硬約束,令過去粗放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外需在全球金融危機打擊下難以恢復到危機前水平,13億人的人口紅利消退、包括勞動力在內的要素價格全面上升、房地產泡沫等一系列近憂和遠慮,都使得中國在「十二五」(2011-2015年)甚至更長的時期不得不承受經濟放緩之痛,轉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生產方式轉變,加快體制和富民改革步伐,推進從外需到內需、從高碳到低碳、由國強到民富的經濟社會轉型。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不可否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突破30萬億元人民幣,外匯儲備達2.45萬億美元,成就了「大國夢」。「十一五」規劃GDP年均增長目標為7.5%,人均GDP增長目標是6.6%。而實際執行情況是,即便期間遭遇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2005年至201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仍有望達到10.1%,比規劃目標高2.6個百分點,人均GDP增速將達到10.4%,比規劃目標高出3.8個百分點。但與此同時,中國在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時卻明顯吃力,轉變發展方式進展亦十分緩慢,投資和出口仍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推動力,經濟增長嚴重依賴要素投入,增長效益提高不明顯。
中國未來發展多內外隱患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卓元向本報指出,過於追求短期的經濟超高速增長,致使中國經濟結構失衡越來越突出。2006年、2007年中國經濟增速高達12.7%和14.2%,經濟明顯過熱,付出過大的資源環境代價。為保經濟增速一高再高,財政支出多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用於支持欠發達地區和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的財力不足,社會公共事業發展滯後。
不僅結構失衡日益嚴重,「十二五」期間中國的發展亦面臨諸多內外隱患。中國社科院有關「十二五」規劃的調研報告指出,一方面政府與市場機制的相互糾結、制約,使得在經濟結構調整、收入差距縮小、區域協調發展、節能減排促進、土地礦產資源市場化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等多方面面臨掣肘,這些領域的改革發展,或遲緩,或進展闕如,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另一方面,2009年中國人均GDP達到3,600美元,被學者稱為「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而國際經驗表明,在這一發展水平,面對社會結構轉型,利益關係多元化、複雜化,以及民眾權利主張覺醒等變化,中國必需高度警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
雙位數增長難長期持續
國際經驗表明,沒有一個經濟體可連續4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中國經濟已快速增長30年,「這種勢頭不可能長期持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指出,在這次金融危機衝擊下,中國經濟增長率曾一度下降到6%左右,伴隨的是企業利潤急劇減少,財政收入大幅下滑,失業問題突出。由於資源價格上升,加上勞動力等其它要素的成本上升,中國經濟將長期面對要素成本上升的壓力。「如果說,現有經濟發展方式在高速增長期尚能維持,一旦轉入中低增長期,其實質性轉變勢在必行。這就對破解資源環境難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提出了時間上的急迫要求。」
「十二五」規劃的大方向已確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未來五年的主基調。專家指出,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今年2月曾專門發表講話,提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思路和八大舉措(見附表),相信這即是「十二五」規劃的主線。
中央宜及早應對免受衝擊
一位中央智囊向本報指出,「十二五」時期,中央將及早著手進行企業盈利模式和整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才有可能在未來增長速度降低時不會面對大的衝擊,並令中國經濟成功轉入增長速度有所回落、但增長質量顯著提高、可持續性增強的發展軌道。
這位智囊透露,「十二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以推動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為主線,以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盡快形成有利於綠色發展的長效機制。政府還要多種政策,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理順內需和外需、儲蓄和消費等重要經濟關係。希望到「十二五」中後期,可以實現五個目標,即價格和財稅關係基本理順,政策法規架構和標準體系初步確立,責任和考核評價體系趨於完善,技術創新推廣和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綠色消費文化逐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