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近年推動節能減排,但在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時明顯感到吃力。
中國自1982年首次提出將經濟增長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至今,已長達28年,但效果並不理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吳敬璉的評價是,中國轉變發展方式在「九五」期間有一點進展,「十五」計劃期間卻出現了逆轉,進入21世紀,中國的城市化和重化工業化,離轉變發展方式的目標越來越遠。
學者歸咎制度障礙
吳敬璉認為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是體制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制度性障礙包括:把GDP增長看作政績的首要標誌,追求高GDP;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資源控制權力,比如土地、貸款;財稅體制迫使各級政府官員都要去搞GDP;各種資源價格太低,就鼓勵人們浪費資源。他指出,政府將過多的經濟增長責任擔在身上,一味依靠行政力量發展經濟,將永遠令經濟注定是粗放型的。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接受本報訪問時也指出,「十一五」提出的一些比較好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思路在實踐中落空,根本問題在於,地方政府主導型的增長方式沒有實質性轉變,反而進一步強化。另外,中央與地方的職能分工不清、財稅體制分配不順,以及政府轉型及政府自身利益日益緊密地綑綁在一起,都加大了政府轉型的難度。
吳敬璉強調,這兩年,有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就是在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下,中國的增長方式及行政管理都出現了向舊體制回歸。對此,需要打破阻力,不開倒車,切實往前推進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