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古人「重孝」也搞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13]     我要評論

趙柒斤

 重陽節裡大夥兒紛紛說「孝」、盡「孝」,讓我想起古典古籍的「孝」。隨著年歲漸長、閱歷漸增,我也不斷擴大了對古代「行孝」內涵與外延的理解。

 最早在課本上學到《孔雀東南飛》長詩時,「孝」就在我頭腦留下非常「恐怖」的印象:為不拂母親之意痛心地將心愛之妻「趕」走,這在今天的文明社會簡直不可思議。

 後來翻古籍讀古典發現,幾乎所有傳承下來的「古書」都或明或暗地大力弘揚「孝道」,這應當歸功於偉大的孔老夫子。在《論語》裡,孔子六次論「孝」,其核心皆是「無違」,也就是無條件馴服的意思。不僅如此,孔子還特別號召廣大人民群眾要按「天地君親師」的順序來「盡孝」,由此構築了中華民族兩大基本道德行為準則:忠與孝。我也很欽佩古代文人的「忽悠」人本事,為了讓人們學有標杆,不僅編印了《孝經》,還整出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二十四孝」圖譜作為楷模大力弘揚、要求學習。從此,「忠孝」就成了人的天性和區別禽獸的標誌,違背「忠孝」標準就要遭到全社會唾棄。所以,焦仲卿們即便與妻子如膠似漆,也不敢公然背「孝」而行,一幕幕愛情等生活悲劇便在受到「褒獎」的背景下不停上演……

 「孝道」佔領道德高地後,「弘揚孝道」也就成了歷代帝王義不容辭的使命,而「盡孝」也演變為普羅大眾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以孝治天下」便順理成章成為國策了。從此,誰也不會和不敢懷疑「孝」是一種統治工具。甚至鬧出了許多打著「行孝」旗號搶奪皇位而不惜弒父、殺母、屠兄戮弟的冷笑話。

 「孝」在古代雖然很「嚴肅」和「悲壯」,但也很幽默很搞笑。開啟大唐王朝第二個盛世的李隆基就是一位特別注重弘揚「孝文化」的主,他專門在《孝經序》裡批註:「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這個「聖諭」說得很露骨,其意是說培養對父母的敬與愛,目的就是要移植於對君主的忠與順。與《孝經》中所謂「夫孝,始於事家,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可謂一脈相承。想不到的是,這位高歌「以孝治天下」的皇帝避難四川時,兒子李亨「提前」接班,並以「孝」的名義將唐明皇封為太上皇。同大唐開國皇帝李淵被其子——大唐第一盛世開創者李世民提前封為「太上皇」一樣,最終都讓「孝」成為笑話:要求子孫後代行孝卻沒到「退休」年齡就被迫過上淒涼孤寂的日子。由此可見,李淵的子孫運用「孝」這種工具的能力,個個都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所以,看到有人呼喊在道德失落的當今時代,應大力弘揚「孝文化」、像古人那樣重孝、行孝時,我卻不敢苟同:我們需要的不是古代社會那些可怕的、恐怖的「孝」,而是發自每個人內心對師長們自然的尊重與敬愛!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文昌梓潼神 (2010-10-13) (圖)
古今講台:「一則治,兩則亂」 (2010-10-13)
豆棚閒話:古人「重孝」也搞笑 (2010-10-13)
古典瞬間:邊緣化的妙玉 (2010-10-13) (圖)
心靈驛站:我們回不去了 (2010-10-13) (圖)
歷史與空間:汪琬「義賣」葉星期 (2010-10-12) (圖)
來鴻:吟誦詩詞話重陽 (2010-10-12) (圖)
豆棚閒話:文人動口也動手 (2010-10-12)
詞話詩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010-10-12)
歷史與空間:關於少數民族文化保育的幾點思考 (2010-10-09) (圖)
亦有可聞:「一舸逐鴟夷」之謎 (2010-10-09)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0-10-09) (圖)
文訊:詩人作家也斯獲獎 編寫趣味香港故事 (2010-10-09)
文訊:「灣仔書展─閱讀在修頓」開鑼 (2010-10-09)
歷史與空間:皇子讀書 (2010-10-06) (圖)
古今講台:從萬國到七國 (2010-10-06)
心靈驛站:秋塘踩藕 (2010-10-06)
豆棚閒話:「老饕」蘇軾侃蟹經 (2010-10-06) (圖)
人文世相:從曹禺晚年的痛苦說開去 (2010-10-06)
歷史與空間:賈雨村與孫嘉淦 (2010-10-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