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周慶輝
現在人人都會攝影,由於科技進步,以前大家要儲蓄一段日子,才可以買一部二手相機,之後又要學一段時間,才有膽告訴其他人自己會攝影,但現在男女老少都可以用很化算的價錢買一部全自動的數碼相機,而且差不多所有手提電話都有拍攝功能,人人都可以拍,所以不論是大街小巷,或是荒郊野外,都可以看見一大堆拍友。不過,大家對攝影的歷史發展、攝影跟香港歷史及社會的關係、攝影這行業在香港的發展等問題究竟有多少認識?
筆者知道香港首個具規模的跨區域攝影節——「香港攝影節」很快就會在11月27日至12月31日舉行,在早前的發佈會中,主辦機構香港攝影文化協會主席梁家泰告訴筆者,攝影節是為了展示不同層面的攝影藝術,推動香港成為亞洲,甚至國際攝影網路的主要策動者,奠定香港在攝影界的地位,今屆攝影節會舉辦3個大型展覽,分別是與法國、英國的藝術館合作的「香港最早期攝影」十九世紀歷史圖片攝影展、「四度空間」兩岸四地攝影展及「中國三十年」攝影展,所以將會在中環中央警署建築群、香港藝術中心、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等地舉行不同的展覽及活動。
當中的「四度空間」兩岸四地攝影展展出中國內地、台灣、香港及澳門共40位著名攝影師的200張作品,以呈現當代兩岸四地不同的攝影面貌,而且除了本地策展人馮漢紀,還邀請了來自中國內地的攝影師李媚及台灣的周慶輝擔任客席策展人,邀請當地攝影師展出其作品。早前筆者趁台灣策展人周慶輝來港數天,特別跟他訪談一會,發現原來當前的攝影已是這個模樣。
兩岸四地的再次「合作」
「今次台灣部分共有十個藝術工作者,隨著當代藝術的跨界合作,攝影的呈現模式也在蛻變,所以作品不再只有平面,也有多媒體作品,是錄像與攝影的結合,不再是純唯美或純紀實的世界,可說是另一種人類學的研究。」
其實在1994年香港藝術中心曾辦過「中、港、台當代攝影展」為兩岸三地的紀實、政治、沙龍及實驗性攝影梳理脈絡,如果大家「有幸」參觀過當年的展覽,可能會看過特刊曾這樣形容三地:中國內地「處於積極探索階段」,台灣正「茁壯成長」、「顯示濃烈的地方感」,而香港則「個人主義、對形式效果的重視仍然強烈」。16年對一個城市來說,可以經歷多少新陳代謝,多少遍的生死榮辱?這些經歷又怎樣影響城市內敏感銳利的攝影家?在香港,九七回歸、SARS的洗禮、天星碼頭清拆、本土意識的抬頭……這些事件怎樣衝擊到本地的攝影藝術發展,有否令攝影家對世界、生存狀態、環境、社會的看法改變過來?
「94年辦過一次後,一等就等了16年,才有另一次如此規模的兩岸四地的攝影節。當梁家泰最初打電話給我,叫我負責『四度空間』的台灣部分時,我曾打趣反問他為何要搞這次香港攝影節,是不是怕香港的地位不再,希望藉著這次活動提醒大家香港的獨特性。」周慶輝是一個有多重身份的藝術家,同時擔當攝影創作、策展、設計及出版的工作。他的第一個長期攝影計劃「停格的歲月——麻瘋村紀事」,95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之後在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展出,並收錄於《台灣攝影家群像》。
「這些年兩岸四地的發展都很大,對攝影界有著不同方面的影響,而且在數碼化及立體化潮流下,攝影的角色也在不斷演變中。就以台灣為例,攝影已發展為不同創作人士及藝術工作者以攝影為平台,更將之利用為工具,從學生到畫家,都會將攝影混合其他媒體,作為跨媒體藝術創作的一部分,這對攝影及其他藝術形式,甚至技術等方面,都是很自然的事。」
周慶輝也指出由於社會政治環境的轉變,報道攝影發展空間愈來愈小,相對來說,美術攝影反而大了,但這情況在中國又很不同,內地近年發展迅速,社會議題多,所以報道攝影的發展很蓬勃,但美術攝影同樣很好,可謂不相伯仲。
「你也可看到近年很多國際攝影比賽中,不少得獎者都是內地的攝影師,而其內容都很有社會性,如工人、貧窮、鄉村、污染等。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也是西方國家感興趣的題材。」
在他眼中,香港仍是個流動社會,很多人來,也有很多人走,如果和內地及台灣比較起來,商業攝影就有很強的競爭力。
內地發展 必選北京
不過,周慶輝表示近年很多台灣同行都已轉到內地發展,他自己在北京也開了工作室。「近年因為經濟關係,內地的確有很多jobs,但你真的想在內地發展,我建議你最好能在北京stay下來,為何會選北京而不是上海?上海是商業化的大城市,但北京始終是首都,在政治、社會、經濟、藝術等層面上都有一種優勢。因此,我在北京開了一個studio,而且你要是跟其他人說是在北京工作,不要說是來自台灣,這樣他們才會覺得你地道,有人脈。」
他更說,北京有很多外國使館,也有很多外國企業的亞洲總部,所以有很多外國人,而外國人對中國文化及事物都很有興趣,也很會花錢去購買藝術創作,所以在北京會較易得到外國人的賞識,也較易踏上國際舞台。
下一個拍賣追捧目標
周慶輝說香港在文化交流方面有優勢,從近年藝術拍賣市場的發展,就可以知道香港因為稅制方便,而且本身的商業市場發展已久,資訊又流通,所以很多外國及內地買家都會到香港買藝術品,令每季拍賣會都能一次又一次的創下新高。「這固然是富人的遊戲,因為他們有錢嘛,但你要知道一點,由於藝術品都是只有一件的,買下來就沒有了,所以有錢人都以競買及擁有藝術品為人生的刺激物,而拍賣紀錄一次次被打破,是有著心理上的原因。」
他更向筆者說,攝影作品將會是下一個拍賣的目標。「如果和繪畫、陶瓷等相比,現時攝影作品的價格仍是比較低,但相片的藝術性、社會性、獨特性,也是愈來愈受到肯定,所以現在價格水平仍是偏低,但我相信相片將會成為拍賣入門門檻。」
最後,筆者想介紹一下大家可以在這次展覽中看到的周慶輝的作品《野想》。其實,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Red Dot Design Award最近公布了今年的得獎名單,台灣有3位設計師作品獲獎,其中一個就是黃寶琴為攝影家周慶輝設計的攝影集《野想:黃羊川計劃》。「黃羊川計劃」是周慶輝以甘肅省黃羊川鎮的孩童為拍攝對象,包括孩童的肖像,以及他們在土牆上畫下夢想世界的圖畫,如果大家有看過這本畫集,就可以「feel」到為了表現斑駁的土牆意象,黃寶琴以厚達500磅的牛皮紙為書皮,而且細節部份都是手工製作,書背內面藉由未經修飾的刨摺手法呈現紙材原貌,粗糙的質感讓整本書散發黃沙漫野的氣息。筆者想,相片可以成為買家的下一個目標,或者相集也可以成為再下一個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