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站在「午門」前的葉遜謙。
最近,筆者走訪了一個由何鴻毅家族基金聯同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舉辦的「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覽,裡面用大量色彩繽紛的圖畫,加上吸引人的裝置及先進的電子互動遊戲,為大家深入淺出地說出紫禁城有趣的一面,這次活動的最大「功臣」當然是策展人趙廣超,但筆者也留意到,原來負責展覽導賞的是劇團Theatre Noir。筆者在早前一次杭州的環保體驗營中認識了劇團創辦人兼藝術總監葉遜謙(William),所以今次可說是「重逢」。
William說,導賞是希望學生對紫禁城和中國建築產生興趣,所以會透過發問及玩遊戲的方式,希望學生能以一個新的角度去認識中國文化。「這次展覽分為種出來、寫出來、走出來等部分,其實所有都與中國歷史及文化很有關係,我們的導賞員會問學生怎樣才是最好的皇宮,希望大家可以一面玩,一面學。」
社會話題的注入
其實,William的劇團的發展,可說是這幾年不少藝術團體的寫照。由於通識課愈來愈受重視,而且課程也加強了課外活動的比重,所以很多學校都找來不少的藝術工作者及團體,為他們度身提供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又或是輔助課程,當中就包括了戲劇、唱歌、攝影、陶藝、運動等。據筆者訪問的經驗,很多藝術工作者都表示,這個趨勢的確為他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而且也令他們有走入學校的機會,讓不同藝術方式都可以在學校中植根生長。
有十年教導戲劇經驗的葉遜謙,其劇團也是從戲劇教育做起,之後再發展伙伴項目,以及自家表演。「我自己相信戲劇的力量,所以一直從事戲劇教育,透過教育也可以和學生有更『埋身』的接觸,可以更了解他們,也令他們更易明白不同的題材。透過舞台,無論他們有沒有直接參加表演,都可以了解各學科中的知識,尤其是有關社會的題材,好像環保、污染、吸毒等,都令他們更有興趣去看,去探討。」
他又說,Theatre Noir自2007年成立至今,致力發展「與社會對話」(Make Dialogue with the Society)的演出及戲劇課程,而據他來說,「對話」最好就是透過舞台。
其實,他們將會於11月在剛完成裝修工程的香港演藝學院港灣劇場(Amphitheatre,前身是露天劇場),分別以粵語及英語演出改編自George Orwell的名著《動物農莊》(Animal Farm)音樂劇12場。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動物農莊》——農場裡的一頭豬老麥哲(Old Major)在提出了「人類剝削牲畜,牲畜須革命」的理論之後死去,幾年後農場裡掀起了一場由豬領導的革命,原來的剝削者,即農場主人被趕走,牲畜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願望,嘗到了革命的「好處」,農場更名為「動物農莊」,並且制定了莊園的憲法「七誡」,但不久領導革命的豬們發生了分裂,一頭豬被宣布為革命的敵人,獲取了領導權的豬擁有了愈來愈大的權力和越來越多的優厚待遇,逐漸脫離了其他動物,最終蛻變成為和人類完全一樣的牲畜剝削者,動物農莊的名字也被放棄……
Theatre Noir的簡介說,無論你們是辦公室OL、公務員、政客、商家,還是80後,《動物農莊》裡的瘋狂權力爭奪戰就是大家獨有的生存秘笈。可惜,William今次只會當導演,但他今次找來了林澤群、劉榮豐(Rick Lau)等有名的演員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