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大宗商品漲價 美元貶值是根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美元發行不受控制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正在給中國帶來輸入性通脹「衝擊」。 資料圖片

 時值G20峰會前夕,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公開表達對美元發行失控的不滿,備受外界關注。北京經濟專家分析指出,美聯儲本輪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預計向市場投放5,000億至10,000億美元,大量流動性的釋放將推高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進而向全球最大的能源需求方和原材料進口國—中國輸入通脹壓力。中國高官此番高調發聲,是對美國指責的主動回應,反應了G20峰會前夕中美之間的貿易角力已經開始。

 對於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為何會引起中國輸入性通脹壓力,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張茉楠向香港文匯報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需求方和原材料進口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會通過進口這些產品而傳導到中國,進而增大中國通脹的壓力。

能源原材料漲幅 遠超人幣升幅

 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徐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也指出,儘管人民幣升值會對沖部分價格壓力,但是從市場氾濫的流動性判斷,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將遠超人民幣升值速度。而由美元發行失控所帶來的通脹壓力預計將在明年年初至年中體現出來。

 中國應如何應對這種輸入性通脹?徐劍認為,人民幣升值和加息是較好的對策。人民幣相對快速升值將令進口的大宗商品價格相對降低,有助於緩解價格上漲壓力。而加息等收緊流動性的政策,則會減弱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其實,10月19日加息後美國股市大跌和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已證明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已具有影響全球大宗產品市場價格的外生作用,一旦中國實施加息或者上調存款準備金,會令大宗商品價格回調,減弱輸入性通脹壓力。

 儘管G20財長會議各國就不打匯率戰和貿易戰達成一致,可是會議甫一結束美國就對中國的新能源、地板等產品發起貿易調查。張茉楠分析認為,中國這次對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表態,表明中國在同美國的博弈中開始由守變攻,表明自己也是美元發行失控的受害者,希望新興國家不要和美國站在一起,大家應該將焦點集中在如何制約美國亂發鈔票,而非人民幣匯率問題上。  ■香港文匯報記者 羅洪嘯

相關新聞
「十二五規劃建議」全文發布 未來五年首務擴大內需 (圖)
「科學發展」成統領新五年主題 (圖)
專家解讀:首提「兩個同步」 切合「民富」殷盼
鞏固兩岸關係基礎 構建和平發展框架
中央冀粵港澳深化融合對接
鞏固本港三大中心地位
未來五年五大目標
陳德銘:美發鈔失控累中國通脹 (圖)
專家解讀:大宗商品漲價 美元貶值是根源 (圖)
專家:須嚴防熱錢湧入
中國外儲損失巨大
中國載人空間站2020年建成 (圖)
胡總促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
甘孜建州60周年 全國人大電賀 (圖)
彭沖遺體火化 胡錦濤等送別 (圖)
內地首家飛機4S店 將落戶珠海
汪洋邀民工代表觀亞運
國務院部署第四季經濟 遏房價仍為重
滬港高鐵全程6小時 最快2012年開通
希拉里亞太之旅 臨行加插訪華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