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聖誕過節,買時裝、開派對、吃大餐、去旅行……「聖誕節」彷彿就是「高消費」的代名詞,遇上通脹加劇,物價高企,如何過一個既省錢又有樂趣的佳節,令人費煞思量。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主任梁翠環表示,「其實聖誕消費最不划算,價錢比平日起碼高30%。其實,好多事情平時都可以做,很多東西平時都可以買,為甚麼偏要在聖誕節讓人家賺錢?」她建議市民,在掏腰包之前,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真的需要嗎?」或從衣、食、行三個層面節省開支。
衣
問:過節去派對,穿甚麼好?
答:需要的話,可於聖誕前趁百貨公司大減價入貨;或到工廠區淘寶,臨近年終正是廠商趕製春季、夏季衣物的時候,冬衣過時減價。買新衣時注意選購比較簡單的款式,切忌跟潮流,以免潮流變了不能再穿。
過節不一定要買新衣,查看衣櫃,總有幾件未開封的新衣;或將舊衣重新配搭,稍為修改,或加上飾物點綴;與家人或朋友交換衣服。
食
問:想吃聖誕大餐?
答:欲到酒店吃聖誕大餐,可選擇中午自助餐,價錢低一大截,而且人流較少。若在家中開派對,每名客人自己帶備一道菜,既省錢,又有心思。
行
問:很想出外旅遊?
答:假期許可,盡量避開「紅日」出發,推遲數天出發,團費就有天壤之別,差價可高達2,500元,一家幾口就可以節省上萬元。其實,香港也有許多景點,可以到郊外行山遠足,所費不多;或到教堂參加子夜彌撒,及參與商場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