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讀書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間不見 李小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約翰.力圖(John Little)把李小龍生前寫的文章、隨筆、詩歌編成一本書,《李小龍:生活的藝術家》(Bruce Lee: Artist of Life)。最近在香港的書店看到了經翻譯的繁體中文版。書擺在顯眼的位置,有興趣拿起來看看的讀者不少,不過竊以為,他們未必了解自己翻開的這本李小龍所寫的書,與電影上、傳說裡的李小龍差別有多大。 ■文:蕭坦

生活藝術家李小龍

 也許,許多翻開這書的人,以為這本書是李小龍的自傳、是他對武術的解說、是他對從影經歷的自述,也許他們期待看到的是「李小龍:生活的武者」而非「生活的藝術家」……事實上,對我而言,這本由李小龍的隨筆結集而成的書,比傳記更易親近。他對「道」的札記式的沉思,有時天真,有時深沉,他一直在向自己提問,並嘗試解答那些所有凡人都會遇見的迷惑——在自己的陰暗、沮喪無力、空虛、充實、充滿自信的多變情緒前伴隨而來的迷惑。無論怎樣,他很執著,執著得就像他扮演主角的電影中那種當正義與邪惡勢不兩立時的姿態,或是《葉問2》片尾去找葉問拜師的那個小孩驕傲而稚氣的表情。

 另外一件事能反映出他的執著。比方說,李小龍18歲返美後,讀大學,在華盛頓大學讀戲劇。但是,據他自己說讀的是哲學,所以後來很多人都以為他在華盛頓大學攻讀哲學,這一說法連中文版的翻譯劉軍平都採用了。「很少人知道,李小龍在美國華盛頓大學攻讀哲學,他的畢業論文寫的就是有關中國哲學方面的內容。」在中文版的譯後記裡譯者劉軍平寫道。但華盛頓大學的校友頁面上,關於李小龍的敘述是「Attended the UW from 1961 to 1964 as a drama major and opened his first kung fu studio on the "Ave."……Of all the former UW students we considered, Bruce Lee is probably the most famous.」

( http://www.washington.edu/alumni/columns/dec99/j_o.html)

 戲劇和哲學並無高下優劣之別,為何他要聲稱自己專攻哲學呢?不管怎麼說,這無關緊要的八卦,我願意從有趣的角度去理解——例如在美國開館教拳時必須向老美強調中國功夫與東方哲學的關係,由此而引申為對「道」和「哲學」的個人興趣和理解。

跳躍的哲學思維

 李小龍對「哲學」的思考非常個人化,由於是隨筆,沒有什麼體系,是「想到哪寫到哪」那種片段零散的方式。我想,一個接受過大學哲學教育的人,多多少少都會被這種那種系統所影響,影響是感覺得出來的,不會呈現出如此個人化的碎片式的風格,但說句絕非文過飾非的話,這種像札記(note)一樣的個人內心對話,很新鮮,有點生猛,對於普通人來說,反而更好看,更真實,更有趣。

 舉例來說吧。

 在《思考是角色的演練》一章裡,他討論了個人心理的修行過程。

 「一旦我們無力產生支持自己的能力,而又不能獲得環境的支持時,就會出現僵局。」他在一段裡這麼開始思考。看到他對一個人遭遇到的「僵局」的描述,你會有一點似是而非的理解和認同,因為我們每個人在工作、與人相處、生活中出現「瓶頸」時大概都碰到過同樣的僵局。然後他用一個比喻來進一步形容這種僵局是怎樣的:「如果一個人沒有眼睛,另一個人沒有耳朵,另一個人又沒有腿,而另一個人沒有洞察力,最後一個人沒有情感,那將會是怎麼樣的情況呢?」這個比喻很像古代寓言裡吟遊詩人對不識字的農民才會說的話,也許可以理解為:生活裡出現僵局時,是因為人和人都因各自不同的缺陷而導致無法互相理解,事情陷入膠著。但說真的,這個比喻實在沒有讓問題變得更易懂,反而有點添亂。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比喻之後,他突然爆出一句金句:「沉悶空虛及寂寞會讓生活變得很空虛,為了填補這空虛我們就要打破僵局。」所有拍拖拍到無聊程度的情侶、在辦公室不知道工作意義何在的打工仔、寫論文寫到求求其其的學生,看到這裡,大概都會感歎一聲:「是喔!」你就開始明白,李小龍是在很認真地思考每個人都會碰到的僵局,說不定他自己也恰好碰到了。然後他突然像想得有點頭痛,乾脆趕緊找一個結論來結束思考似的,說了一句美國式的勵志金句:「僵局帶來的挫折,使我們努力尋找打破它的捷徑,挫折就是整個學習過程必不可少的一課。」就這樣暫時讓一個小節的思考打住。

思考的「力場」

 即便不作如此刻意的解釋,你也能隱隱約約感受到他的意思,說不定還能得到一點共鳴和靈感。但他跳躍式的思路和個人化的比喻,又讓所謂的準確理解變成不可能。

 不過,如果你讀過羅蘭巴特的書,例如《戀人絮語》,並認同他的概念——既有的文字表達傳統如何束縛或者扭曲人真正所想,你就會理解我會用這樣的態度去看待李小龍的這些「泛現」式的隨筆。其實連李小龍自己也知道:「我必須說,我寫的只不過是泛現在我腦海裡的隨想。對於一些人來說,它可能不連貫;但這有什麼關係,我不在乎!我只想直接寫下我此刻聯想到的事。如果我們能夠互相交流,我真誠希望如此,那實在太酷了。」

 泛現,不連貫,但不等於不認真。這本書裡有一章題為《截拳道為截擊拳法之道》,前後寫了八個版本,直到第八個版本才是定本。書中把這八個版本都編入,各自的差別不是具體字詞語句上的,而是整個內容都在不斷重寫。你可以感到李小龍在寫這部分時,是多認真地在思考應該告訴讀者什麼,以及怎樣表達。

 一個人太用力去想問題,之後表達出來的內容會有一種「力場」,或強或弱,或正或負。所以,這本書的編者John Little在前言裡表現出一種曖昧的謹慎,他提醒讀者:「如果我們愚蠢地把李小龍置於一個崇高位置,而輕易採納他的話和信念作為己用,那麼,我們將會嚴重地傷害到我們的朋友,甚至最終會傷害到我們自己……總而言之,太靠近一個人的思想河流是相當危險的,水流越湍急,掉進河裡,被水流沖走的危險性就越大,這時候就會失去我們自己。」他建議讀者:從岸邊往回退一點點,從各自獨立的位置去看,就好了。

相關新聞
人間不見 李小龍 (2010-12-27) (圖)
書評:為什麼說故事是如此重要:簡評《重寫我城的歷史故事》 (2010-12-27) (圖)
書介:中文有理有據三千詞 (2010-12-27) (圖)
書介:李雪廬回憶錄 (2010-12-27) (圖)
書介:鹿乃子與瑪德蓮夫人 (2010-12-27) (圖)
書介:第七盞火 (2010-12-27) (圖)
書介:最後的國度(上下冊) (2010-12-27) (圖)
徵稿啟事 (2010-12-27)
聶永真書籍設計甚好玩 (2010-12-20) (圖)
書評:大師的青年友誼——評《塞尚書信集》 (2010-12-20) (圖)
書介:超級關係 (2010-12-20) (圖)
書介:終極評論,快樂抗爭 (2010-12-20) (圖)
書介:唐立淇2011星座運勢大解析 (2010-12-20) (圖)
書介:在荒島上遇見狄更斯 (2010-12-20) (圖)
書介:幸福在哪裡 (2010-12-20) (圖)
更正啟事 (2010-12-20)
徵稿啟事 (2010-12-20)
馬世芳「青春不在 餘燼猶溫」 (2010-12-13) (圖)
書評:江戶川亂步來了─《兩分銅幣》 (2010-12-13) (圖)
書介:我和八十年代 (2010-12-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