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讀書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馬世芳「青春不在 餘燼猶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詹宏志評論馬世芳像「一個老靈魂裝錯了青春的身體」。馬世芳笑著回應:「出書的時候,我也40多歲,快中年了,哪來甚麼青春的身體,這真是個美麗的誤會。」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 瑋

 從《地下鄉愁藍調》到《昨日書》,我們跟著馬世芳的文字遊歷音樂世界,從搖滾,到民歌,再到我們的青春。

 一直覺得馬世芳可以把音樂和文字結合得那麼美好,頗有點「得天獨厚」的感覺。他的父親是作家亮軒,母親是有「民歌運動之母」之稱的著名廣播人陶曉清。耳濡目染下,馬世芳從小就喜歡寫作,青少年時期更迷上搖滾,從此一頭扎進音樂世界。大學時,他一邊主編《台大人文報》,一邊在中廣青春網介紹經典搖滾樂,開始廣播人的路程。他曾參與編撰的《永遠的未央歌:校園民歌20周年紀念冊》是研究台灣流行音樂的重要參考書;2000年,他創辦「五四三音樂站music543.com」,至今十分快樂地寫作、聊音樂。

 馬世芳說,總覺得自己很幸運,從小有機會見識了許多「場面」。「小時候父親帶我們去看雲門舞集的表演,當時雲門還沒有現在這麼出名,在一個小場地,做非常實驗性的東西。那時的自己,純粹看熱鬧,現在回想起來還蠻酷的。」因為母親的職業關係,小小年紀就看了很多場演唱會。「在那時是很難得的機會,小時候不懂得,現在回頭才理解童年時聽到的那些歌的意義。」而自己現在的創作,就好像是在不斷比照著童年記憶與之後習得的知識。

 看過他的文字,會知道,這種比照,很難得,也很精彩。

地下鄉愁藍調

 馬世芳說,對自己的文字,他很是在乎,也將出書一事看得極其鄭重,「出書不該那麼容易吧」。因此,雖然從2000年開始,就一直有朋友鼓動他出書,他卻斟了又酌,害怕自己的東西還沒有達到可以成書的條件。「通常歌手出新唱片,能夠進年度排行榜前20名就已經很好。朋友們笑我說:你好像是想一出來就成年度百大專輯是不是?」馬世芳說著,也禁不住笑起來。直到後來時報出版的編輯葉美瑤向他邀書,他才真的下定決心。「我在《聯合文學》開專欄時已經認識葉美瑤,她也是我台大的師姐,我信任她的眼光。不過這本書也出了很久才出來。記得和葉美瑤談時,她還沒和張大春結婚,後來再進一步商談時,她已經懷著他們家老大,書出來的時候,老二也已經出生了。」

 這本好事多磨的書,就是2006年出版的《地下鄉愁藍調》(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馬世芳用Bob Dylan在1965年所出的一張單曲唱片名作為書名,一下將讀者拉回到那個搖滾的年代中去。全書20多篇小散文,與其說是音樂評論,不如說是馬世芳自己的「音樂記憶」,作者通過這一扇扇小窗,重臨自己被搖滾包裹的青春歲月。這看似私我的回憶,實則是一代人共同的記憶痕跡,又或是被同樣的音樂所震懾過的靈魂所共享的秘密。所以,看馬世芳寫如何因為Bob Dylan的音樂與大洋彼方的西雅圖男子結為好友,讀者不僅心領神會,更會生出某種嚮往,就像讀《查令十字街84號》,每個讀者心中都暗暗羨慕那段因為書而締結的千里友誼。說得肉麻些,因為愛同一樣東西,所以懂得那種愛,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難怪乎,《地下鄉愁藍調》一出版,就十分受讀者歡迎,不僅入選《誠品好讀》選書單、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亦入圍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2007年,《地下鄉愁藍調》的簡體字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在內地掀起了閱讀熱潮,馬世芳也被書迷們尊稱為「台灣的文藝青年」——原來流行音樂可以被書寫得那麼有「文藝範兒」。

用故事寫音樂

 馬世芳說,出第一本書就像歌手出第一張專輯,要「確定歌路」,更要把當時階段最好的東西抖出來給讀者。在這之後的第二本書,自然又要積累好久。今年,我們終於等來了馬世芳的新書《昨日書》(My Back Pages)(台灣新經典文化出版)。書中收錄了他從2002年以來的文字40多篇,並配上30餘幀作者珍藏的流行音樂相關物件照。書也請來台灣著名設計師聶永真作裝禎設計,封面上是馬世芳收藏、並加上手寫歌詞註釋的英文歌詞,書腰上的「昨日書」三個字像是從老式打字機中蹦出來的一樣,配上「青春不再 餘燼猶溫」兩行字,你會知道,這本書依然是「寫音樂,寫回憶,寫個人生命與時代的交響」。

 與《地下鄉愁藍調》不同,《昨日書》加重了作者自己的生活敘述,在「輯一——煙花與火焰的種子」中,馬世芳細細寫了自己的青春歌史以及自己如何成為一個廣播員的過程。在作者對自己的書寫中,台灣當時的音樂圖景也浮現在讀者面前。不過特別的是,馬世芳往往用說故事的方法來書寫,因此就連不懂音樂的讀者也能在文章中找到感動點。

 比如看他寫李雙澤。這篇文章名為《一九六七年那隻可樂瓶》,回憶1967年的一場校園民謠演唱會上,這熱血歌手衝上舞台,摔碎了一隻可樂瓶,大吼「我們應該要唱自己的歌!」九個月零七天後,李雙澤因為救人被大浪沖走,去世時僅二十八歲。但從民謠演唱會到去世的短短日子中,他真的戮力寫下九首新作,包括後來名滿台灣的《少年中國》和《美麗島》。

 馬世芳從一隻可樂瓶寫起,借著可樂進入華人世界的歷史來側寫西方文化的傳入與影響,再聚焦這個事件中的「關鍵道具」,借由不同敘事者的回憶,一步步將當晚的場景還原出來,再鋪陳開去。李雙澤短短的生命也在這敘述中鮮活了起來,讀者讀到他的熱血衝動,讀到他與胡德夫的友情花絮,讀到他何以在遊歷西方後回到故鄉,誓要寫出「自己的歌」。

 「我在寫音樂的時候,總希望找到一個故事的主題。聽到一首歌的那種感動,怎麼才能寫出來?像寫李雙澤,我希望可以用幾千字的篇幅去講台灣1970年代熱血青年的狀況,他們也許是有些傻氣的,做了一些荒唐的事情,但有純真在裡面。我想要借由講故事的方法把那些被過於符號化、形容詞化的東西拉回來。」馬世芳說。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詹宏志說馬世芳「彷彿是一個老靈魂裝錯了青春的身體」,因為70年代生人的他竟在電台中介紹早期台語歌手文夏的音樂。看過《地下鄉愁藍調》與《昨日書》,我好像也開始看到一個老靈魂。Bob Dylan、John Lennon、Pink Floyd……陳達、李雙澤、民歌運動……馬世芳總在不斷回溯,從之前的時光中信手拈取吉光片羽,再混雜在自己的呼吸中吐納而出,於是今日的我們,得以在他婉轉的文字中重臨那些重大的現場。

 「我的確對以往的時代心嚮往之,但並不想生活在其中。在我上高中、大學的時候,台灣的地下音樂正在瘋狂成長,有許多實驗性很強的地下表演。如果願意的話,我可以一頭栽進去,但我仍只是在大學中辦校刊,過著很平靜的生活。如果回到1967年的舊金山,我會不會變成一個嬉皮?大概不會。」馬世芳笑著說:「晚生的好處,是歷史已經幫你淘汰掉了許多不夠好的東西,你可以直接去接收那些精華,在其中培養自己的品位。等到找到適合自己的品位,再慢慢把被歷史遺漏的東西撈回來。現在的我也要聽許多當代的音樂,耳朵要跟上時代。回溯是為了找到一個評價的體系,因為藝術有時是迂迴的,這樣,聽到現在好的音樂,才會知道它是如何凝聚了一代人的沉澱,才更會懂得去欣賞與珍惜。」

 《昨日書》的前言,馬世芳寫的是「給未來的自己」,而在《作者跋》中,他這樣寫道:「人生的藉口早已透支,不容繼續妄自菲薄、逃避責任。至於該做甚麼,那是各自的戰略、心裡明白就很好。『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僅以這本書,獻給我的同代人。」

相關新聞
馬世芳「青春不在 餘燼猶溫」 (2010-12-13) (圖)
書評:江戶川亂步來了─《兩分銅幣》 (2010-12-13) (圖)
書介:我和八十年代 (2010-12-13) (圖)
書介:12神探俱樂部 (2010-12-13) (圖)
書介•帖木兒之後:1405-2000年全球帝國史 (2010-12-13) (圖)
書介:酥油 (2010-12-13) (圖)
書介:TIME (2010-12-13) (圖)
徵稿啟事 (2010-12-13)
眾生平等的書店傳奇 (2010-12-06) (圖)
書評:盡見耐性與仔細︰李歐梵的《文學改編電影》 (2010-12-06) (圖)
書介:李小龍:生活的藝術家 (2010-12-06) (圖)
書介:放下心中的牛 (2010-12-06) (圖)
書介:Google時代一定要會的整理術 (2010-12-06) (圖)
書介:馬奎斯的一生 (2010-12-06) (圖)
書介:美術手帖 村上隆特集 (2010-12-06) (圖)
徵稿啟事 (2010-12-06)
從查令十字路走到香港國際古書展 (2010-11-29) (圖)
書評:尋找消失的別乞 (2010-11-29) (圖)
書介:誰「動」了清明上河圖 (2010-11-29) (圖)
書介:布喜──簡易布藝DIY (2010-11-2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