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曉靜、房廈 北京報道)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昨日刊登多篇文章,矛頭直指當前居高不下的房價。文章指出,有地方政府為獲取高額土地出讓金,採取措施,推高地價,抬高房價,以此換取好看的GDP和政績,這阻礙了樓市調控的成效。不過,《人民日報》同時刊發的另一篇文章也呼籲,中國居民應轉變住房消費觀念,年輕人超前購房將加劇房價上漲壓力,應樹立「先租後買,先小後大」的理性住房消費觀。
在當前樓市調控中,人們的普遍感受是:「國十條」等樓市政策在一些地方執行時,被「打折」了。在很多城市,開發商捂盤惜售現象仍未杜絕,圈地囤地現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保障房資金落實不到位,工程進展緩慢……「讓市場的歸市場,市長的歸市長」的說法仍停留在一個口號,有地方政府無視中央律令,公然對中央政策大打折扣。
樓市泡沫加劇通脹
文章指出,地方在調控中動力不足的原因在於,地方利益的考量及其對土地財政的高度依賴。有的地方嚐到了土地財政的甜頭,他們為獲取高額土地出讓金,採取種種措施,推高地價,抬高房價,以此換取好看的GDP和政績,這阻礙了樓市調控的成效。
當前房價的瘋狂攀升吹大了房產泡沫,同時進一步也加劇了通脹的局面。在中國政府全力抗通脹的背景下,對樓市調控顯得非常重要。2010年12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通過廣播與聽眾交流時表示,「有信心讓房價回到合理的價位」,中共中央將繼續加大力度抑制房地產投機。這表明了中央政府控制房價,治理通脹局面的決心。
年輕人購房應理性審慎
《人民日報》同日通過另一篇文章呼籲,中國居民應轉變住房消費觀念,年輕人超前購房將加劇房價上漲壓力,應樹立「先租後買,先小後大」的理性住房消費觀。
文章稱,在「不買房不結婚」等觀念的影響下,中國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購房大軍,購房群體呈現出明顯的「低齡化」、「超前化」、「啃老化」趨勢。另一方面,由於近年來房價上漲過快,「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的心態,也導致許多人不顧實際承受能力「硬著頭皮」買房。
實際上,這種不夠理性的住房消費觀,給市場和個人都帶來了一定風險。對於市場而言,超前購房加劇了房價上漲的壓力,進一步推高了房價;對於個人而言,超前買房導致許多年輕人過早成為「房奴」,年輕人需轉變住房消費觀念,樹立「先租後買,先小後大」的理性住房消費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