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數百市民參與活動支持香港申辦2023年亞運。香港文匯報記者潘達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特區政府去馬「申亞」,但能否獲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還是未知之數,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以「『申亞』有長遠體育政策支持」為題,在網上專欄《局長隨筆》中撰文,指出社會主流意見贊同推動香港體育運動發展,而政府已為體育發展政策訂下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的明確方向,並且因應社會實況制定政策措施,按照策略方向紮實推動香港體育的長遠發展。事實上,政府近年不斷為增加公共體育設施投放資源,總投資超過100億元。
主流贊同推動體育發展
曾德成表示,對香港是否要「申亞」,社會各界議論不少,有支持、也有反對,當然亦有部分人士沒有強烈的特定意見,即使在不同的意見之間,也存有一些基本的共識,主流意見贊同推動香港體育運動發展,要求在各區多增加體育運動設施。大家亦都同意推動體育不是單靠舉辦一次體育盛事可以做到的,政府要有推動體育的長遠發展政策,但運動總要有比賽競技,舉辦運動會正是發展體育運動的應有之義。
他續指,若這次如果申辦成功的話,香港有12年時間做好籌備工作;如果不把握這個機會,則不知還要等待多久。體育運動關乎市民的長遠生活質素,政府對全民體育運動的重視近年來有增無減,成立體育委員會及其轄下的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精英體育事務委員會及大型體育活動盛事委員會,因應社會實況制定政策措施,按照策略方向紮實推動香港體育的長遠發展,成果有目共睹,包括香港運動員在廣州亞運鼓舞了所有香港市民的創紀錄成績。
投放60億香港可以應付
曾德成指,體育運動「精英化」,強調了對運動員的支援,除了對訓練和比賽的支援,還有對運動員退役升學及就業的支援。他重申,舉辦體育盛事無疑要投入資金,但這是值得的。體育比賽是體育精神、奧林匹克精神的推廣,這樣的精神歷久不衰,且越見發揚光大,獲得普世認同,是人文精神的體現。黃蘊瑤事件正是弘揚體育精神的一個例證。而在未來12年投放60億元申辦亞運,對香港而言是可以應付的,不會影響對其他方面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