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中美軍事關係轉暖 矛盾仍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蓋茨在專機上接受記者訪問。美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此次是任內第二度訪美,被外界喻為「破冰之旅」。中國國際問題專家認為,蓋茨訪華毫無疑問是中美兩軍關係開始轉暖的重要「風向標」和「晴雨表」,將對兩軍關係帶來積極影響,但從根本上看,未來中美兩軍關係冷暖,仍取決於兩國關係總體發展態勢,特別是要相互尊重對方核心利益,真正建立起可持續的戰略互信。

「帶著」航母訪東亞

 蓋茨此次東亞之行,除了中國,也將訪問日本和韓國,但訪問的時間都很短,從日程來看,重點無疑在中國。但在蓋茨準備訪問中國的同時,美國也向東亞地區派遣了第二艘核動力航母,並在該地區展開系列軍事演練,因此有媒體戲稱,蓋茨是「帶著」航母來東亞。

 中國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向香港文匯報指出,蓋茨此訪標誌著中美軍事關係開始回暖解凍,希望中美能通過交流溝通,增信釋疑擴大共識。他說,此前,中美兩軍關係的「冷凍」不僅不利於雙方,也無益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但李大光也同時指出,並不對訪問能達成具體成果抱有太多希望。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張博向媒體表示,不能指望蓋茨訪華可以讓兩軍關係得到較大改善或提升,此訪象徵意義更大。

觸及中國戰略利益地區

 張博說,目前,美軍的觸角已經深入到了中國戰略利益存在的地區,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中方。如果美國政府對中國軍事實力的增強繼續持主觀、片面和懷疑的態度,繼續持冷戰思維的話,那麼,中美兩軍關係就無法保持長期的穩定,必然會充滿各種變數。「基本上,未來雙方軍事關係將以交流和博弈為主。」

 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室王寶付大校強調,其實對於中美兩個大國來說,軍事關係最佳的狀態就是保持平穩,不會因為一系列的突發事件再度導致過山車般的顛簸反覆。

 中國軍科院研究員溫冰認為,要克服中美軍事關係起起落落的走勢,關鍵是要相互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可持續的戰略互信。

 具體朝鮮半島問題,李大光表示,中美均不希望半島動盪緊張,雙方應逐步擴大共識,維護半島穩定。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中美軍事關係轉暖 矛盾仍存 (2011-01-10) (圖)
專家解讀:相關科研缺失 內地迷霧難去 (2011-01-10)
專家解讀:多種因素交織 通脹高點或顯 (2011-01-09)
專家解讀:供應失衡 重招難抑升勢 (2011-01-09)
港爭「樞紐」莫做「闌尾」 (2011-01-08) (圖)
市場手段代替行政手段 (2011-01-08)
中美關係陰霾 冀「胡奧會」消除 (2011-01-08)
避免保障房成權貴「福利」 (2011-01-08)
派糖僅「止痕」 長遠須增競爭力 (2011-01-06)
中國崛起 美更需與華合作 (2011-01-06)
專家解讀:透明制度化管理 防政策「撞車」 (2011-01-06) (圖)
轉變消費觀念還需做好配套 (2011-01-05)
須留意歐盟對華保護主義升溫 (2011-01-05)
需求推動 內地樓價易升難跌 (2011-01-05)
內地經濟不減速 加大調控遏通脹 (2011-01-04)
儲備管理轉向藏匯於民 (2011-01-02) (圖)
專家解讀:全球金融重心西向東移 (2011-01-02) (圖)
限呎盤勿變「精品豪宅」 (2011-01-01)
仍須慎防日對華戰略轉向 (2011-01-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