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早在19世紀中葉電報出現時,報業已憂心忡忡,恐怕電報會威脅報紙的生存空間。如今看來,當然是匪夷所思,因為報紙至今安然無恙,發展迅速。 ■文:余綺平 圖:資料圖片
今日的通訊科技(數碼媒體)同樣威脅著報紙,甚至威脅電視、電台、書籍和雜誌等主流媒體。美國專家認為,媒體若經過設計重新包裝,定會殺出一條生路。
160年前,報紙的新聞來源主要是通過郵寄、客戶提供和抄襲同行。而報紙所刊登的國際新聞,可能發生在幾個星期前。到1844年美國人莫爾斯(Samuel Morse)發明了電報,揭開全新的通訊時代。電報迅速地報道新聞,影響了世界商業市場。當時的知名報人、《紐約先驅論壇報》創辦人貝納特(James Gordon Bennett)曾預言,報紙面臨壽終正寢。「電報會將報紙逐出市場。」他說。這預言流傳百多年,報紙至今屹立不倒。
電報是催化劑
面對今日的網絡新科技,報紙(媒體)正接受一場更嚴峻的數碼媒體挑戰。上述「電報威脅論」,最近出現在一本新書《設計媒體》(Designing Media)裡,再度引起行內人士議論紛紛。
《設》書作者莫格里奇(Bill Moggridge)採訪了《紐約時報》出版人蘇茲貝格(Arthur Sulzberger),後者重提「電報威脅論」的談話。不過,蘇茲貝格對報業前景充滿樂觀。他認為當年貝納特過於審慎,他看不到電報其實是一種催化劑,促使遠在他方的人更加渴望了解新聞的全貌,加速報紙發展。
《名人錄》裡的名人
莫格里奇共訪問了37人,內容全收錄書裡。被訪者包括了《維基百科》、Facebook 、YouTube和 Twitter等網站創辦人,以及一些電視節目製作人和編輯等。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名人錄》(Who's Who)裡的名人,為過去10年間的媒體革命作出貢獻。他們坦誠地論及傳統主流媒體目前所面對的新挑戰。
莫格里奇出身設計界,1980年設計了全世界第一台筆記本電腦。1991年與一群史丹福大學畢業生創辦了全球最大的設計公司IDEO,目前是紐約Cooper-Hewitt國家設計博物館董事。
替顧客解決疑難
莫格里奇在書中強調,媒體本身就是一種設計,通過設計,媒體可以發揚光大。
傳統的「設計」局限於工業產品如椅子、電話和汽車等。事實上,新一代的設計思維,已擴展至照顧客人的「體驗和服務」。例如,設計網上銀行系統或醫院病人人流控制等。設計師創作更有效率的方法,替顧客解決疑難。
莫格里奇本身就是「互動設計」(Interaction Design)之父。他起初設計電子分界面,現在是為顧客設計如何操縱黑莓手機在超市付款。
許多新一代的媒體大人物都出身於軟件設計,所以莫格里奇強調「媒體本身就是一種設計」。例如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的創辦人赫爾里(Chad Hurley)原是平面造型設計師。他也憑著「互動設計」,由設計師一躍而成為億萬富翁。
作出互動影響
《設》書指出,報紙面對新科技的挑戰,必須在網站通過互聯網與電視廣播等作出「互動設計」。正如書籍,如今設計了電子書與印刷書兩種版本,作出互動影響。
據統計,去年聖誕節最流行的禮物是電子書閱讀器,如Kindle、Nook、iPad等。去年電子閱讀器單在美國的銷售額達10億美元,比前年增加了200倍。在英國方面,僅蘭登書屋集團公司(Random House)的增幅已達800%。
大眾口味正在改變
英國《觀察家報》本月2日一篇分析文章指出,無須擔憂數碼科技會打擊主流媒體,以電子閱讀器為例,它反而刺激了印刷書籍的銷路。
文章以英國名廚、《大城小廚》(Naked Chef)主角奧利弗(James Oliver)的新書《三十分鐘美食》(30-Minute Meals)為例,每天竟售出1萬本。這批潛在的讀者群可能達數百萬計,傳統的出版商和作者須拭目以待。
文章認為,主流媒體不得不承認,大眾口味正在改變。媒體要整裝待發,加以配合。
無論是出版書籍抑或是出版報紙,都需要有利可圖始能支撐下去。英國18世紀小說家菲爾丁(Henry Fielding)曾說過:「作家應該考慮到自己,別做一個紳士大排宴席請客,倒不如經營一間酒吧,歡迎所有人進來賺錢。」
勇往直前的傳媒大亨
順帶一提,英國今年選出的「傳媒大亨」就是今年60歲的《快報》(Daily Express)猶太裔老板德斯蒙德(Richard Desmond)。他擊敗其他3位候選人,包括另一位「傳媒大享」梅鐸之子詹姆士。
評議委員稱讚德斯蒙德在報業艱難年代永不言退。他曾經斥資10億英鎊向梅鐸購置《太陽報》。他不怕數碼媒體的威脅,除了報紙,他的傳媒王國已擴展至電視和雜誌。他曾經說過「天天吃生蠔,就會忘記了鱈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