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有本地傳媒透露,港交所(0388)已與中銀香港開會,討論建立人民幣資金池,更指出大方向仍是以港元買進買出,實際投資的核心部分才以人民幣計價。
報道舉例指,當有股份以人民幣公開招股,申請者同樣以港元認購,投資者待獲得分配股份後,該部分才以人民幣計算,其他退款皆為港元。例如某公司集資10億元人民幣,無論該公司最終超購多少倍,實際認購部分還是只有10億元人民幣,其他款項退還時,將以港元退回。這種操作將有助大幅縮減資金池的規模,有利資金池提早出台。
消息指出,資金池的規模並沒有原先預期般龐大,因為其作用只是用來應付交易「頭寸」的需要。故此,此個資金池其實是要便利那些沒有人民幣資金的散戶。散戶日後若要買賣人民幣股票,經紀可將散戶的港元,利用資金池兌換為人民幣然後入市,當出售股份時,便反向操作,即散戶最終只會取回港元回報。報道指,此操作可避免資金池乾涸。
港交所第四季推託管服務
此外,港交所宣布將於明年第四季推出託管服務,讓經紀及資訊供應商可獲得低時延(low latency)的港交所數據。港交所稱,市場對低時延數據及供應商增值服務有強大需求,因此決定推有關服務,但未有具體細節,有待未來幾個月研究後再定。隨著港交所將於2011年底推出AMS/3.8交易系統,交易速度將會大幅提高,所以資訊對外的傳輸速度也同樣要加快,該所希望將目前傳輸資料的速度,由目前的500毫秒大幅減至最終的25毫秒,即速度增加20倍。
另外,港交所就今年3月7日起延長交易時段的首階段安排,於下月安排市場模擬時段供交易所參與者作自願測試,確保營運順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