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總商會主席胡定旭表示,周邊地區經已相繼降低利得稅,香港低稅率優勢已大不如前。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永青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永青、馬子豪)面對政府庫房「水浸」,香港總商會建議政府在2011年至2012年度財政預算把利得稅率由16.5%降至15%,以吸引更多企業在港設總部及投資。該會主席胡定旭表示,近年周邊地區已相繼降低利得稅率,香港的低稅率優勢已大不如前,希望政府能加以考慮提議。
建議利得稅降至15%
面對政府本輪財政盈餘可能高達800億至1,000億元,胡定旭指,降低利得稅率只會令政府少收66億元,但可增加本港的吸引力,希望政府能加以考慮。
胡定旭稱,按世界銀行的排名,香港有效利得稅率在15個東亞經濟體中僅排名第6,顯示相對其它對手,香港已漸失去競爭優勢。該會稅務委員會主席陳瑞娟指,台灣的利得稅率已由25%降至17%,新加坡亦只是17%,韓國亦將在明年由22%降至20%,香港低稅的優勢不再像以往般明顯。
除降低利得稅率外,該會亦建議引入「集團虧損寬免」和「年度虧損轉回」以吸引更多投資者,有關措施令政府只會少收稅款不會多於66億元。在支援中小企方面,胡定旭建議,總收入少於200萬元的公司,首50萬元應課稅收入降至10%。另外,該會希望政府在指定時期,取消特別印花稅的措施。
同時,該會在去年10月至12月訪問225名會員,近74%的受訪會員認為香港政府缺乏長遠計劃;約72%認為本港面對來自其它經濟體的競爭不斷增加,另外逾78%認為,營商成本高及監管增加。該會預料,今年本港經濟增長約4%,通脹則為3%至4%。
洪丕正料本港增長5%
另外,渣打香港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洪丕正昨日表示,對於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於下月公布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個人期望港府繼續把握金融海嘯後西方國家未全面復甦的時機,進一步加強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競爭力,在不同金融產品加強發展。另外,在繼推動本地經濟保持增長之餘,港府亦要改善貧富懸殊的問題。
他又表示,本港經濟環境雖有波動惟根基仍穩,料本港今年經濟增長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