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其實,大家有沒有到過博物館逛逛?一聽到博物館,或許大家已聯想到身處在一所很大的建築物裡,裡面放置了很多歷史文物、藝術作品,氣氛凝重沉悶,只有學者、知識分子等才會參觀,跟大家的日常生活完全沒有交叉點。就是在這種「既有」的形象下,香港人一直都覺得博物館是如此「只可遠觀」,所以無論政府如何推介大家使用博物館提供的服務,又或一眾策展人如何努力地推出一個又一個甚有意義的展覽及活動,香港的博物館的使用率一直都是比較偏低,當然中間也有些展覽活動獲得不俗的反應。 ■文:阿卡比 圖:由Google提供
不少評論都指香港人「無文化」、素質低、沒內涵,所以博物館難以生存,也有指由於博物館未能適應新時代的變遷,尤其是數碼化及網絡化的衝擊,無論是收藏、展示、分享等方面都一成不變,所以不能吸引人進博物館參觀,以及使用博物館內提供的設施及服務。
其實,「曲高和寡」並非香港的博物館的獨有問題,近年很多國家及地方都已掀起發展電子博物館的潮流。最近Google推出「Art Project藝術計劃」—跟全球多家有名的藝術博物館合作,並利用街景服務的拍攝技術,讓所有人都可在網上探索及觀賞超過1,000件藝術品,這些作品的數碼圖像質素細緻程度令人驚嘆,能將每個珍貴細節鉅細無遺地呈現出來,有些展覽廳更能提供360度全景觀賞。
或許,電子化真的是博物館的出路。
隨著數碼技術的提高,以及互聯網絡的迅速發展,電子博物館可說是應運而生。不過,大家知不知道電子博物館是指甚麼?
電子博物館其實可分為三種:一是電子保管庫(digital archive),指的是運用數碼技術,將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產以數據庫的形式加以保存。二是電子博物館(digital museum),指的是通過運用電子保管技術,將現實中的博物館資料數字化,並作為展示物在互聯網上公開數據和資料,有時也包括個人及企業等組織在網絡上製作的資料庫。三是虛擬博物館(virtual museum),指的是運用3D技術,將現實中博物館的體驗設計成虛擬世界中體驗的電子博物館。
跟傳統的博物館比較,電子博物館有幾個顯著的優勢,包括可以通過數碼技術將收藏品加以公開;可以跨越地域限制,也可在避免收藏品受到損害的大前提下,對所有訪客敞開大門;不受時間及場地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覽。
不過,電子博物館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明顯的是,由於對外公開的都是數碼化的資料,很容易被複製,著作權、肖像權、擁有權等容易受到不法侵害,所以要通過相關法律,來有效規管盜版行為,另外還考慮引進專用軟件,對資料的獲取採取限制或收費等。
頂級博物館虛擬旅程
說到Google的「Art Project藝術計劃」,這項目其實是由一群愛好藝術的Google工程師發起,利用自己自由發揮的工作時間,進而發展成一個全球性的合作計劃。在過去18個月,Google跟全球17家知名藝術博物館緊密合作,包括了紐約大都會美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倫敦泰特美術館(Tate Britain)、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Van Gogh Museum)、法國凡爾賽宮(Palace of Versailles)等,而今天大家只要到網站googleartproject.com,就可以「進入」這17間藝術博物館,透過網絡探索超過1,000件藝術作品。
據Google工程副總裁Nelson Mattos表示,藝術世界在過去20年不斷革新,藝術日趨普及,很多國家的博物館都開放予公眾參觀,而且公共藝術作品亦隨處可見,所以希望這項技術計劃能夠啟發更多人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以嶄新、令人讚嘆不絕的微觀處理方式,去接近和探索藝術珍藏。
仔細欣賞珍貴藝術品
在網站googleartproject.com中,大家可穿梭不同展覽廳,隨意選擇感興趣的藝術品,然後點擊有關作品以獲取更多詳情,又或直接觀賞其高解像度圖像,旁邊的資訊面板更提供更多藝術品的資料,大家又可尋找有關藝術家的其他作品,以及觀看相關的YouTube影片。另外,特別設計的Street View「小推車」(trolley)拍攝了特選展覽廳內部的360度圖像,當這些圖像完美縫合起來,便可讓參觀者暢順瀏覽博物館內超過385個展覽廳。展覽廳內部景觀亦可於Google Maps的Street View中看到,但街景小推車功能目前尚未引進香港,Google香港正在積極洽談中。
這1,000多件藝術品的數碼圖像本身的解像度已很高,加上度身定造的縮放檢視器,大家已可探索一些可能以往從未近距離看過的細微地方,如El Greco的作品《View of Toledo》中的朝聖者和洗澡者,又或秀拉(Georges Seurat)的《Grandcamp, Evening》中個別的點狀物。
博物館各自選定一件藝術作品,透過超高解像度或「10億像素」(gigapixel)的照片擷取技術,拍攝數碼圖像,令有關作品的精彩細節得以重現。這些圖像的解像度極高,每幅都包含約70億個像素,大家即使用肉眼都能夠仔細研究繪畫風格和光澤等細微地方。平常肉眼難以細看的細節,都會突然變得清晰,如小霍爾班(Hans Holbein the Younger)的作品《The Merchant Georg Gisze》中的拉丁對句,又或在伊凡諾夫(Ivanov)的《The Apparition of Christ to the People》中躲在樹後的人。
數碼化跨越地域限制
博物館起源於17世紀末,起初為王公貴族、富商巨賈等炫耀財富的工具,之後為了回饋社會或教育大眾,而將私人的蒐藏加以公開。維多利亞時代,認為倫理及信仰可以創造更美好的社會,所以設立了很多機構蒐藏藝術品,開放給大眾參觀,希望達到教化的目的,而研究以休閒等目的則是後來才發展出來。電子博物館的起源,則是因為外在環境的變遷與資訊科技的進步,傳統博物館為了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逐漸結合了數碼及網絡科技而發展出來。
由於科技不斷進步下,博物館未來不可避免會走向網絡化或虛擬化。博物館的典藏是人類智慧、創意與藝術的結晶,博物館文物數碼化更易促進博物館的展覽、教學、研究以及加值應用的效益。文物數碼化容易促進文物資訊交流與推廣,達到跨越時空、國界、語言、地域的交流。
這次Google的「Art Project藝術計劃」只包括了17間歐美知名的博物館,不知道將來會否新增中國、日本及其他亞洲地區的博物館,甚至有香港的博物館的份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