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帳委會報告直指對教育局監管直資校的工作感「極度遺憾」,面對種種批評,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未有多言,只幽幽地稱自己「責無旁貸」,「經一事,長一智」,隨即務實跟進相關的檢討工作。事實上,直資制度誕生已20年,由於早年重點將私立學校納入資助範圍,以至在教改風潮下出現了不少全新直資校,同時又有多所傳統名校轉型,其管理複雜性涉及大量歷史及制度遺下問題,作為教育當局更難以因此與學校「反面」,孫公回應背後似有隱衷,原因正在於此。
直資制度的重點在於「彈性」,當初為鼓勵學校轉型至直資,當局於管理上刻意採取了較寬鬆的做法。以「百年老店」的傳統名校為例,在轉型至直資時往往需要於制度及法規上調節,而當局均容許其將部分程序延後處理。不過,有時學校為了百分百保障本身原有利益,往往拒絕接受監管條例,當局實難以動其分毫。
取消資助不實際 撥亂反正更合宜
雖然有議員稱教育局有權拿出「取消學校資助」這把「尚方寶劍」,然而現實中若學校未有涉及違法行為,只是行政財務程序未有做足,動輒「取消資助」會直接影響在校的大批師生家長,加上其他家長及社會輿論,引起的風波肯定較是次審計報告更大,似乎不切實際。
觀乎教育當局對直資學校管治問題的敏感度雖有不足,孫公「無牙力」的用語也有斟酌空間,但細心觀察,直資校只佔學校體系2成部分,並不影響學生公平學習機會,其行政財務程序不足也未有影響教育質素。既然現時學校及教育局方面都承認彼此有不足的地方,願意積極改進,以此機會撥亂反正,以更符合社會期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