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奶」再度「興風作浪」,令備受三聚氰胺「蹂躪」的內地民眾再度陷入「黑心奶」的恐懼中。然而,媒體言之鑿鑿的、現在已死灰復燃的「皮革奶」到底在哪裡?隨著農業部、質檢總局兩大部委連續以事實數據的回應,不難發現,原來「皮革奶」更像是存在於媒體的「筆」上。
進行簡單網絡搜索,「皮革奶」新聞事件發展脈絡即可顯現。2月12日,農業部下發年度對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要求對所謂「皮革奶」的監測加大力度。隨後的媒體報道圍繞「皮革奶」列入農業部黑名單、農業部嚴查「皮革奶」等方面。時至17日,則有媒體從「嚴查」引伸至「皮革奶幽靈再現」等聳人聽聞的標題。至於「皮革奶」到底有沒有,媒體始終是引述「據分析」和「疑似」。
「皮革奶」事件在媒體上的發展,更令人驚訝。有媒體從「皮革奶」引述到內地遊客搶購港澳奶粉,甚至從「皮革奶」看出中國奶業洗牌所導致的奶業股票走向。至於,新被查出的「皮革奶」在哪裡、在什麼時候被哪些部門發現的事實,報道中幾乎不見蹤影。這樣的報道,甚至連「捕風捉影」都顯得牽強附會。中國奶業,此時在媒體筆下成為了「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
令人欣慰的是,農業部和質檢總局兩大部委,對於媒體上並無事實依據的報道,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態度。農業部以數據事實,回擊「皮革奶」傳聞。質檢總局則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宣佈對涉嫌「皮革奶」企業的查處情況,並稱將進一步加大力度。
經歷過三聚氰胺等事件,中國民眾對於奶業已是「杯弓蛇影」。然而,必須認清的是,奶業不僅涉及數以萬計奶農、奶企,更涉及中國民眾的生命健康。中國奶業未來若想走出陰霾,重獲信任,首先應加強行業自律,杜絕「黑心奶」、生產「良心奶」;其次,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管,並及時向外界公開信息,對傳言要及時澄清。至於掌握話語權的媒體,在加強對奶業監督的同時,亦應在新聞事實上進一步嚴肅、審慎。 ■凝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