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德
前文提及創作課具「以創作為手段」和「以創作為目的」兩種形態,前者的「手段」是指以人文視野的擴展和實踐為依歸,後者的「目的」是指文學修養的專精發展。在過去沒有創作課的年代,香港文化人和文學工作者的人文視野和文學修養,一向靠賴民間文化媒介建立空間和學生的自由自發參與,如青年文學獎、文化刊物、文學同人雜誌、書店、劇團等造就的機遇。但由於種種路人皆知的「趨勢」和「市場」原因,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至二千年代中,民間文化空間隨著刊物、雜誌、書店的逐一萎縮而大幅退減,整整一至兩代人苦苦經營的文化經驗幾近徹底斷裂,當今學生即使自發覓尋亦無從入手,故此,創作課即使形近於「餵食」,仍然有存在必要,因為那密集的十數星期,幾乎已成了香港學生一生中唯一有機會在此地接觸文學創作的時間。
這有點無可奈何,但亦唯有在種種的局限中,按照當今的趨勢,盡量建立新的可能。籌辦課程者、機構和前線導師如果有心有條件有時間,而同時又遇著有心志有能力的學生的話,仍有機會真正引導學生承接已斷裂的文化,在當今延續具時代意義的創作。即使有點渺茫或如同在水泥路裡撒種,能夠做的還是盡量去做,只要參與者認清這是在限制中尋找可能,在種種有系統的餵食學生的活動設計中,也希望盡量使導師的食材和生命的浪費減至最少;大概,真正的結論,就是配合「趨勢」和「市場」的考慮,真正成功的創作課已不是培養學生的人文視野或文學修養,而是在本土文化極速拆卸傾倒的香港社會中,雖制止不了傾倒但盡量減少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