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飯吃過了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22]     我要評論

龔敏迪

 有一段時間聽到有人議論,說中國人相遇時打招呼說的:「飯吃過了嗎?」讓人覺得這句話太不高雅。然而殊不知它卻是很有來由的話,而且與禪宗有關。

 鄧州丹霞天然禪師是唐代著名的大德,有一天有僧人來見,丹霞禪師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乍一聽,這問話很平常,但禪師引導學人,句句都不離佛性的根本義,這一問的真實意思是要他回答: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問的是這個來處。如果對方作出領會後的回答,這一往一來,就是所謂的互「拶」。面對丹霞之問,這位僧人的回答是既不說具體從什麼地方來,也不說是從何人處來,而是說:「從山下來。」這就難辦了,因為「山下」可以有很多不同解釋。一時難以判斷他是否也是個行家裡手。於是丹霞繼續「拶」他,又問了一句:「吃飯了也未?」來人的回答是:「吃飯了。」這一回他終於露出了馬腳。不過丹霞覺得,對方仍然存在故意賣個破綻的可能性,於是繼續很不客氣地問他:「將飯來與汝吃的人,還具眼麼?」那個拿飯給你吃的人長沒長眼睛?僧人是受人施捨的,受人施捨了還得做個明白人,如果什麼都不知道,那麼供養你、給你吃飯的人不就是瞎了眼嗎?遺憾的是這位僧人此時已經不知所措,眨著眼什麼話都答不上來了。

 以後,雪峰義存禪師的幾個弟子長慶、保福等人在一起討論這件事,長慶問保福:僧人對那個拿飯給人吃的人,應該心存感恩,怎麼可以說人家不長眼睛? 保福的回答很乾脆利落,他說:因為給他吃飯的,和吃了他飯的,都只不過是沒有長眼睛的懵懂人。不過長慶認為:如果那個僧人打起精神,「盡其機來」,還有其他回答的話,那麼他算不算不長眼睛呢?保福覺得不能接受這種話裡有話的話,我不是已經代他「盡其機來」,說了「施者受者,二俱瞎漢」了嘛!只要他說聲:「瞎!」這場「挨拶」不是還沒完嗎?怎麼能說我也不長眼睛呢?

 自從丹霞問了「吃飯了也未」以後,「飯吃過了嗎」這句話成了禪門的著名公案,成了僧人們常常掛在口上經常討論的話題,這樣也就很自然地流傳到了社會上,成了一句相互間打招呼時,意味深長的常用問候語。然而,學習、實踐不能像那個僧人那樣掉以輕心,請教別人時,既不作事先的充分準備,又不認真深入思考,做一個懵懵懂懂的人是不行的。有的時候,請教也必須毫不顧忌地採取硬碰硬的方法,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才能真正消除心中的疑慮,比如面對丹霞「不長眼睛」那樣咄咄逼人的話,這位僧人也強硬地回答一句:「只要你長眼睛就好。」看他怎麼說,形勢也許立即就改變了。不過像長慶那樣要人「盡其機來」,強按著牛頭讓它吃草也是不行的,因為他人終究是代替不了他自己的。「拶」是禪宗逼出對方悟性的方法,所以受佛教影響很深的日語中,至今還是把打招呼稱作「挨拶」,而中國民間也仍然是說:飯吃過了嗎?

 妄自菲薄說「飯吃過了嗎」這句話是不對的。因為它包含了感恩、催人奮進等很多積極的內容。

相關新聞
水墨 雕塑 錄像 剪紙 (圖)
香港動漫美學2011
《立體又少了風位》 (圖)
《如來神掌大學》 (圖)
《打小人I》 (圖)
《門神》 (圖)
《我童年時認識的台灣歌星》 (圖)
《民間傳奇》 (圖)
《唔怕》與《迷(藍)》 (圖)
赴法漫畫節取經 年青漫畫家嘗新體驗 (圖)
即席示範 (圖)
歷史與空間:「五十年之後」 (圖)
人文世相: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圖)
來鴻:陸小曼.罌粟花開 (圖)
豆棚閒話:飯吃過了嗎?
心靈驛站:江南雨 (圖)
百家廊:綠綠的七仙嶺 (圖)
翠袖乾坤:惡媽的戰歌
海闊天空:兩個致命的問題
琴台客聚:大書癡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