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彩綸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書之重要,在於令人在閱讀中提升質素,汲取修身立德的營養,而淺閱讀就像吃快餐一樣,讀者迅速享用、迅速刺激味蕾又迅速拋棄,吃的過程未有深層次的咀嚼與細味。而餐單的內容是細碎的,吃的過程是跳躍式的,這種講求速戰速決、快吃快扔的「閱讀」只是掃描式概覽,一切訊息與知識僅淺嘗即止。事實上,在訊息泛濫與急速的生活節奏下,人們的閱讀習慣無可避免地加快,加上瀏覽網絡的影響,搜索式、題目式、跳躍式的閱讀習慣逐漸形成。我們是在有營閱讀還是僅在充飢式填飽?
免費報紙 習慣掠讀
一般人都認為說閱讀最重要的不是通過什麼載體來進行,而是讀的是什麼,和怎樣讀,但新式閱讀載體與工具的出現,無可避免的對我們的閱讀習慣造成一定的影響。免費日報就是其中之一。幾乎每天派發的免費報紙,從清晨開始即在大街小巷或是屋h大堂內唾手可得,作為其中一種順應都市人生活節奏而生的產物,它們提供速食式新聞,新聞資訊多而分析少,以短小精幹見稱,看完整份報紙或許不需要20分鐘,能迎合都市人匆匆忙忙的步伐但對讀者的閱讀耐性必有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曾撰文指本地17份日報中有4份是免費報,每天總派發量多達150萬份,他相信比收費報的總銷量更多。大家若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大多數的上班族都是快讀急放,不是放回報紙收集箱就是送給站在港鐵附近等待收集報紙的公公婆婆。然而,當閱讀習慣變得走馬看花、不求甚解時,讀者很容易對傳統報章和書籍失去興趣。早前《人民日報》的記者撰文指法國人深受淺閱讀影響,報紙銷量持續下降,其中法國大報《世界報》(Le Monde)、《費加羅報》(Le Figaro)、《解放報》(La Lib* ration)和《巴黎人報》(Le Parisien)等的經營越來越困難,而1944年創刊的法國《世界報》甚至要出售股權以改善負債問題。報道同時指出近10年來,法國讀者減少了大約65萬人,減幅超過7%;15至24歲的讀者在10年間下降了17.7%,而25歲至34歲的讀者則減少了18%。這些數據都說明了傳統閱讀文化走向快感式淺閱讀的趨勢,香港人從前坐下來慢讀細嚼的看報習慣會否逐漸改變,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讀圖文化 「脫離活字」
事實上,淺閱讀已成了一個國際性的現象,世界各地正積極提倡重視閱讀的風氣。早於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把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文學巨匠莎士比亞於1616年4月23日逝世),目的是讓各國政府與公眾更加重視圖書這一傳播知識、表達觀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並鼓勵大眾重新發現閱讀的樂趣。到了2001年,UNESCO為提高公眾對閱讀的興趣和促進圖書出版,再在「世界讀書日」的框架下發起了「世界圖書首都計劃」,此後每年都有一座城市獲頒此稱號,而2010年的「世界圖書首都」是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
從來,紀念日的出現都帶有特別的意義,除為引起廣泛關注,還包含了所紀念的事情屬於高度珍惜類的意味,但連「閱讀」——這種從小就進行的活動都變成了節日的時候,讀書的風氣就值得留意了。要解讀這個現象得從日本的「脫離活字」說起。所謂「脫離活字」意指在高識字率的國家,書籍、報紙等文字媒體的使用率下降的現象,在亞洲,日本人少讀書、少看報的情況特別明顯,他們不單沉迷漫畫,不好讀書,就算讀也傾向不讀原裝書,只讀手機書。日本政府特別把2010年列為「國民讀書年」企圖提升讀書意識;另外,中國與法國的出版社更紛紛把大型經典印成袋裝書甚至精讀以吸引讀者,凡此種種可見電子讀者增加,讀書人數減少,而且文字更有短小輕薄、甚至以讀圖文化為主的趨勢。
碎片時間 聚沙成塔
無疑,都市人時間有限,卻要接收無限資訊。同時,在信息化時代,網絡革新了閱讀習慣,方便、快速、簡單的閱讀趨勢,加速了文字的減產與圖像的增生,這種大形勢令大眾漸漸習慣了電子閱讀。根據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博士馬嘯的分析,隨身攜帶的電子工具有助人們充分利用都市人的「碎片時間」。「閱讀資訊不受地點限制,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時間』,從而為用戶節省了時間。」於是,電子閱讀包含了短消息、短文體、如微博、Twitter、手機書等等,閱讀的基本成分以數量及速度為主。iPad的佔有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時下讀者的閱讀工具已經步入多媒體化、電子化的階段。
去年11月初,策略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指出iPad第三季佔了95%的平板電腦市場,同時平板電腦銷量從前一季度的350萬台增加至440萬台。「毫無疑問,2010年是電子閱讀器的引爆點。將有越來越多的圖書以電子書的格式銷售,而通過書店買書的人將越來越少。」圖書市場研究公司Codex Group分析師彼得(Peter Hildick-Smith)如是說。及至11月底,調研機構尼爾森(Nielsen)的調查顯示,在6歲到12歲受訪的美國兒童中有31%最希望於未來6個月內得到的禮物是iPad,遠超過其他電子玩具。當閱讀載體正在發生變化時,我們的閱讀模式同樣在轉型。
隨手滿經典 深讀氣自華
托爾斯泰說過:「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雖然在碎片時間閱讀電子書令閱讀效果變得零零碎碎,卻因這條「電子鑰匙」令經典變成唾手可得。我們不能再以借不到、買不到作為不讀經典的藉口,就算每天沒有固定的閱讀時間,都能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閱讀,滋補增值。
在芸芸電子閱讀器中,Kindle、iPad及最近推出的nReader都是較知名的品牌,當中以Kindle最早推出。Kindle是美國最大網上書商亞馬遜(Amazon)2007年的產品,賣點是藏書豐富,內置QWERTY鍵盤,可免費上網。2010年11月有消息指亞馬遜將於12月開始上調與雜誌和報紙發行商分享電子書Kindle的營收分成比例,發行商可獲零售價扣除發佈成本後70%的營收。至於潮物 iPad,用戶只要下載 iBooks 程式就可按書名、作者或流派來瀏覽數以十萬計的書籍,閱讀器 VoiceOver更可朗讀書頁中的內容,書籍下載後甚至可在 iPhone和iPod touch 上閱讀。另一方面,由台灣BenQ出品的nReader K60除支援中文顯示外,還能顯示直排格式,它更與伊博數位書屋合作,提供不少中文書籍及雜誌,方便中文讀者。由此可見,電子閱讀普及的原因,不單是高科技,龐大的書庫才是幕後功臣。
北宋詩人黃庭堅曾言:「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電子世界優化了文化資源的儲存與閱讀方式,似乎精博兼備,閱讀從而變得個性化。讀者如能充分利用,擇優而讀並細心品味自能有益於己。清袁牧也說過:「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何不把淺閱讀當作試味,然後一心一意對目標作品咀嚼細味,由淺入深品嘗文化大餐,自能修成正果,提升思考、語言及資訊分析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