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理財通勝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抗通脹債 聊勝於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港府發行抗通脹債,買得過嗎?兩睇。

 從「唔使輸」的角度而言,買得過的,但這是在一手發行時買而言。一手有配額,如果他日通脹明顯時才買,二手市場肯定「爭崩頭」,未必著數。從美國自2003年有官方紀錄以來的最短年期五年期TIPS息率可見,在通脹急升尤其通脹預期失控之時才買入,TIPS息已跌至很低,根本無著數。

 「唔使輸」不等於「最好賺」。「另一睇」是,TIPS是否抗通脹最佳之選?假使買金,自1968年金價浮動至今,扣除本港通脹的實質回報平均達6%,牌面上已跑贏TIPS。

 黃金無息,當然無人長年揸金。本港的通脹升多跌少,且一升通常起碼四至六年,有時甚至長達三、四個經濟周期。如果只於本港通脹上升的日子才持黃金,又會如何?

 從上述的金價實質回報中,只抽出本港通脹上升部分,可見自1968年至今,實質回報達11.1%。買TIPS?顯然一半都無。

 其實,TIPS只是將通脹風險售予政府,這工具只適宜受不起通脹風險但又不知有何其他工具可跑贏通脹的人士。將風險賣掉而買入保障,就是不肯承受風險。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不肯承受風險自然無額外回報。

 通脹永遠是貨幣現象,但貨幣還不過是政府搞出來的,儘管我們的通脹未必關我們的政府事。要應付通脹,還是靠自己最好。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 羅家聰 (摘自《交銀金融》3月號)

相關新聞
抗通脹 賺盡人仔高息 (2011-03-02) (圖)
內地人民幣存款利率 (2011-03-02) (圖)
本港部分銀行人民幣存款利率 (2011-03-02) (圖)
穩定升值夠穩陣 (2011-03-02) (圖)
抗通脹債 聊勝於無 (2011-03-02) (圖)
日興完成收購Tyndall (2011-03-02)
外幣投資對抗弱港元 (2011-03-02) (圖)
黑金閃耀有「錢」景 (2011-03-02) (圖)
開戶賺免找簽賬額 (2011-03-02) (圖)
首推亞洲貨幣短債基金 (2011-03-02) (圖)
人債基金入場費1萬 (2011-03-02) (圖)
十大表現最佳及最差基金 (2011-03-02)
通脹或見頂 可吼中國基金 (2011-03-02)
指數基金百分百緊貼大市? (2011-03-02)
部分中國股票基金一覽 (2011-03-02) (圖)
雙幣卡海外消費最划算 (2011-02-23) (圖)
雙幣卡手續費及簽賬回贈資料表 (2011-02-23) (圖)
簽賬盡享迎新優惠 (2011-02-23)
調查:亞洲企業營收看好 (2011-02-23) (圖)
投行預期美表現勝歐 (2011-02-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理財通勝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