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性別研究中心創辦人張妙清
隨著社會進步,傳統男尊女卑的觀念慢慢消弭,但要達致兩性平等的目標並不容易,適逢早前婦女基金會宣佈推動女性政策及服務計劃改變的新綜合研究,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性別研究中心創辦人、平等機會委員會創會主席張妙清深表歡迎,認為有助了解和分析目前本地女性在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情況。「香港婦女所面對的處境如就業情況等,未必如大家平日看到的那樣好。」
這次由婦女基金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性別研究中心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合作的研究,當中涵蓋婦女與貧困、教育、家庭等13個不同領域,婦女基金會行政總裁周素媚表示,近年香港在保護和教育女性的工作上雖然有顯著進步,但社會上的性別差距依然很大。「當中尤以低學歷和擔任照顧者角色的婦女最為無助,而家庭暴力受虐婦女、未成年少女懷孕及濫藥個案亦不斷上升。」她指研究既有助彌補現時本地性別研究範疇的重大空隙,也能深入了解箇中原因,成為改善目前情況的基礎。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方敏生亦表示,現時政府在蒐集和分析社會發展方面的資料缺乏性別敏感度,而這次研究有助了解與性別相關的數據,可更有效率地運用資源,改善女性的福祉。
職場現兩性差距
身為合作機構代表之一的張妙清詳細剖析情況,她表示本地女性在婚後就業、在管理及領導層的佔有率屬偏低,根據09年勞動力參與率的顯示,在職的已婚女性為46%,比其他國家如美國(69%)、日本(62%)及內地(75%)等為低。「擁有專上教育、有能力聘請傭人的婦女大多能在婚後投入工作,而低學歷水平的婦女則難以繼續成為勞動力市場的一分子。即使職業女性,在管理及領導層的佔有率仍然偏低,僅佔29.6%,成為專業人士的佔有率也只有37.4%。」
張妙清補充,女性不單在企業層面,即使在學術及研究工作的晉升機會仍然比男性落後,女性佔大學教職員的比例為34%,8間大學的副教授級或以上的女性僅佔9%。她指影響女性在工作上全面發揮,當中的障礙除了要兼顧家庭和工作外,「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效應等潛規則也影響了她們的晉升。
要達致兩性平等的目標,無論在教育以至就業上,目前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這次推出的新研究有望找出及解決窒礙女性發展的障礙。 ■文、攝:盧寶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