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傳統雜誌涉足電子出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0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新傳媒集團集團項目經理鄒文盛

 愈來愈多人都拿著手機和平板電腦瀏覽最新資訊,部分傳統媒體也不甘人後,推出電子雜誌,當中有新傳媒集團,旗下的《新假期》電子雜誌亦已面世。新傳媒集團集團項目經理鄒文盛說當集團決定製作電子雜誌,也是源於iPad的出現。初作嘗試難免會遇到困難和阻滯,第一期電子版早前便曾因部分內容未能滿足蘋果公司審核的準則,原定在農曆新年前出電子雜誌也被迫押後,他坦言做電子雜誌要充分預留時間,還得熟讀審核內容的準則,否則隨時因一兩隻字而耽誤時間。「工具易學,做出好的內容和具創意是個挑戰,時間更是一大挑戰。」

兼顧傳統及電子出版的難處

 電子雜誌製作流程,跟傳統製作雜誌的流程有所不同,鄒文盛說因應現時製作流程,利用排版軟件Adobe InDesign來製作電子雜誌。而在同時兼顧版色印刷和電子版本下,每個流程都需要投入更多的功夫。「記者除了採訪和拍照之外,還得拍攝短片。即使介紹一對新球鞋,為顧及讀者可於電子雜誌裡在不同角度欣賞,便會拍出36張相,方便讀者日後可以360度觀賞。編輯收到記者提供的資料,便要考慮如何把版面做得美觀,如開首部分可能以短片來代替傳統擺放大相的方法,版面直倒、橫倒以至圖片的排列都要兼顧。」

 他補充,即使美術及製作部在相片色彩管理上都要花上不少時間,整個過程比以往需要更多人手和時間。「要讓讀者在過程中明白更多,顧及他們的閱讀經驗。電子雜誌跟電子書不同,要有更多互動元素、圖文可放大縮小,擺放更多短片,無論是資訊及設計都更為講究。」

 鄒文盛分享電子雜誌的經驗,反映了傳統出版在兼顧原有的出版及電子出版,所需的資源和時間都大為增加,事前需要有周詳的考慮,畢竟製作過程絕非「搬字過紙」那樣簡單。

相關新聞
跨產業「創」+「造」配對會 (2011-03-08)
創意設計融合生產模式 商機無限大 (2011-03-08) (圖)
傳統雜誌涉足電子出版 (2011-03-08) (圖)
滾滾電子浪潮 (2011-03-08) (圖)
獨樂不如眾樂 讓藝術品「升級」你的人生 (2011-03-05) (圖)
日本富山縣南礪市前衛7人展 (2011-03-05) (圖)
油尖旺地道民間特色大雜燴 (2011-03-05) (圖)
油尖旺區節閉幕日 (2011-03-05) (圖)
可曾記得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 (2011-03-05) (圖)
為香港創意「生態」把脈 死氣沉沉 VS 生機勃勃 (2011-03-03) (圖)
「香港:創意生態」展覽 (2011-03-03)
別樣物哀—大自然之美的脆弱 (2011-03-03) (圖)
「勿忘我」池田眾個展 (2011-03-03)
更正啟事 (2011-03-03)
先有Change,還是先有Leader? (2011-03-01) (圖)
文壇新獎:李聖華現代詩新人獎 (2011-03-01) (圖)
獨立出版社在台北書展嘗新體驗 (2011-03-01) (圖)
文人辦文藝刊物 (2011-03-01) (圖)
前言: (2011-02-26) (圖)
雪地上打馬球 貴氣從運動開始 (2011-02-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