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孔豪彬和妻子鄭買好爭取合法婚姻同居權利。肖郎平 攝
——撰自傳獲國際大獎 展才藝證殘而不廢
1月13日上午10時,劉祝權用殘缺的手掌熟練地夾著木棍使勁敲鼓,同伴則舞動起有些破舊的彩獅。他們既與廣東省副省長雷于藍一行人一起歡度麻風節,也慶祝自己從遙遠的台山大衾島搬到東莞泗安醫院。
本報記者在採訪中看到麻風康復者並非外界想像的廢人,他們和健康群體一樣多才多藝,寫詩著書、畫畫攝影、吹拉彈唱、栽培花木,甚至贏得國際大獎。他們也感情細膩,也勇於爭取屬於自己的幸福婚姻權利。 ■香港文匯報記者 肖郎平
「外面沒賣了。」81歲的林志明聲音依然洪亮。他的自傳體小說《苦難不在人間》出版11年了,如今正在籌備再版。書名的由來是,這種苦難不應在人間看到,但麻風病的苦難又真切地存在人間,只能祈求苦難盡快從人間消失。
苦難是人生最好的大學。林志明僅讀過5年書,但他的小說成為創紀錄的壯舉。40萬言自傳體小說,不可用「洋洋灑灑」這類詞語輕鬆地形容,準確地說,書中所載的是「字字血淚」,它不光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部麻風病患者親歷的血淚史,更記錄了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遍嘗身體折磨的艱辛。
自傳載血淚 膺國際大獎
平常人寫字易如反掌,但林志明雙手手指殘缺不全,只能用右手的殘缺拇指和虎口攥住筆,再用左手托穩右手,艱難地比劃。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他一直堅持寫作,至1995年終於完成,這部自傳體長篇小說,寫盡麻風病人的悲苦淒涼。
然而,出版的艱辛絲毫不亞於寫作之苦。有的編輯一見他的樣子,根本不讓他進辦公室;有的更連大門也拒絕進入。全靠韌性和毅力,他不斷奔走,終於得到一位作家推薦。1998年底,小說出版了,翌年以《飛越瘋人院》為名在港出版。時任副省長的李蘭芳為該書作序。李蘭芳表示,林志明的書震撼她的靈魂。
2001年11月30日,林志明在英國獲得國際威利斯利獎。該獎是國際麻風救濟會(The Leprosy Mission)為紀念其創始人Wellesley C. Bailey所設,林志明是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獲得該獎項的中國麻風康復者。
2009年,林志明又出版《天使在人間》。而且,林志明不僅文采斐然,還善書畫,甚至一度靠街頭賣藝為生。
廣州漢達康福協會工作人員費小姐說,很多康復老人各懷技能,但受環境限制,外界對他們不了解。
麻風康復者要維生自是不易,就連婚姻這基本人權,昔日也是不被賦予的。
愛情擋不住 同居受爭議
泗安醫院的巨榕掩映著廢棄的小賣部,黑板報上殘留著些許文字,其中有一首清晰可辨且熾烈奔放的情詩,「衾翻紅浪效綢繆,乍抱郎腰分外羞;月正圓時花正好,雲初散處雨初收。」
這浪漫的文字見證麻風村擋不住的愛情。
上世紀80年代之前,廣東不允許麻風康復者結婚,但這不等於絕跡。南海紅衛醫院是廣東麻風村中設有情侶房的個別地方之一,背後還掩藏著一段浪漫的「玫瑰革命」。
孔豪彬是故事主角之一,這個生於1931年的老人愛情經歷,可謂百折千迴。今年1月21日下午,明媚的陽光和陰影像浮雕大師襯托出順德紅衛醫院的美麗輪廓,寒風則在康復者療養別墅外盤旋,孔伯坐在客廳一角,為記者述說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1960年代,孔豪彬靠在香港的母親接濟物資,與女友計劃返回老家南海松崗鎮成家,但一直勇氣不足擔心被歧視。1973年,他和妻子來到南海紅衛醫院。醫院男女界限分得很清,夫妻被迫分居。只有逢年過節,兩口子才能同煮同吃。即使這樣,仍然引起麻風村村民抗議。孔伯不服氣,遂寫信給上級申訴,爭取夫妻同居的合法權利。1974年春節後,醫院領導轉告說上級同意,這破天荒的大事隨即惹來議論紛紛,連為孔豪彬修葺新房的木工也遲遲不願開工。
十六對新人 集體行婚禮
孔豪彬有感這種特殊權利朝不保夕,為此忐忑不安,直到1980年,他聽說順德馬州麻風院准許康復者結婚,認為大好時機終來到,遂秘密召集有男女私情的病友們,聯名上書分別寄給地區民政、縣委、縣衛生局領導。終於,1981年春節,南海縣黨政領導到紅衛醫院為16對新人舉行集體婚禮,一位副縣長為他們證婚,除了發紅包和熱水壺、臉盆等禮品,還給每對新人分配一房一廳。
今天的大衾島康復者之間,還有幾對「男女朋友」。黃細佬大大方方地回答說,主要是互相扶持,而不是同居。吳川市土光醫院的龐亞六卻反其道而行之,雖然年過八旬,但最喜歡為男女志願者之間牽紅線,志願者笑稱他人老心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