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內地孕婦湧港產子個案激增,由私家醫院直接轉介至公立醫院接受初生嬰兒深切治療的個案也隨之遞增,由2008年的281宗,增至去年的354宗,增幅近26%,加重公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醫護的工作壓力。為紓緩人手壓力,醫管局將增加逾140名護士到該部門及兒科部門。
人手現緊絀 超收普遍
繼婦產科後,公立醫院兒科部門的醫護組成關注組,向政府反映初生嬰兒深切治療服務面臨「爆煲」邊緣。在該部門留醫的每名嬰兒均有生命危險,需要貼身的照料,最理想是一名護士對一名嬰兒,但由於人手緊絀,實際情況是一名護士對2、3名嬰兒。
「超收」問題也相當普遍,全港只有8間公立醫院設有嬰兒深切治療部,共提供100張病床,但近1年病床使用率經常超過100%,其中聯合醫院嬰兒深切治療部原本有10張病床,但該部門經常要加開1、2張病床,嬰兒特別護理病房床位亦經常「爆滿」,不敷應用。
私院轉公院 去年增26%
私家醫院將危急嬰兒轉介到公院的個案亦有趨升之勢,去年則有354宗,比2008年增加近26%,與此同時公院兒科護士的流失率逐年上升,截至2月本年度的流失率高達8.8%,較上年度的6%為高。
每名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護士需要接受3年的專科訓練,一旦出現人手流失,要招聘相同資歷的護士填補空缺並不容易。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醫生陳衍標指出,每100名初生嬰兒當中,大約有2.5名早產嬰入住深切治療部,按此比例推算公立醫院的嬰兒深切治療服務每年只能應付7.5萬名嬰兒出生,但去年已有8.8萬名嬰兒出生,服務經已超負荷。
經關注組反映後,醫管局建議增加逾140名護士到嬰兒深切治療部及兒科部門。
醫管局重申,非本地孕婦於明年在公立醫院預約產科服務的安排,將按一貫的政策,院方必須預留足夠名額予本地孕婦,餘額才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同時,醫院亦會檢視及評估產科及初生嬰兒深切治療服務的承受能力,應付服務需求。
|